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 (5000字)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
必修Ⅱ·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永嘉县碧莲中学 王恩妹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内容::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识记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次) (二)教学指导意见要求: 识记与应用层次:
1.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和逐渐解体的原因与作用; 2.知道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关系;
3,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4.知道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主要表现; 5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的特点; 6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次:
1.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体会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评价历史人物,懂得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说明: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最深刻的变化,学习本课应当在把握本专题的总体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展开.“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状况”、“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的民族资本发展状况”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专题分析: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分三课时学习.在学习中,同学们应首先理请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金时代(、国民党统治初期的短暂发展和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濒临破产等五个阶段的发展线索,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背景以及发展的阶段性,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其次要学会运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归纳并总结民族工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认识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虽然遭受到各种压迫,但毕竟在夹缝中逐渐发展起来了.这种新的经济成分给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了股新气息. 本专题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及其造成这个阶段性的原因.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难点: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作用.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四)本课位置:
本课是近代中国复杂经济结构中代表先进经济成分的起始课,掌握本专题的经济概念,理解新经济现象产生的国内外背景,是学好本专题的关键.也为学习专题五、专题六的世界资本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