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报告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齿轮运动设计
院 系:
班 级:
设 计 者:
学 号:
设计时间: 2013.06.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根据表中的传动系统原始参数设计该传动系统。
表 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电机转速
(r/min) 输出轴转速
(r/min) 带传动
最大传
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
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
大传动比 模数 一对齿轮最
大传动比 模数 745 30 35 40 2.5 4 2 4 3 4 3 2.传动系统的设计
(1)对传动系统进行传动比分配;
电机转速ni为745r/min,输出转速分别为no1=30r/min,no2=35r/min,no3=40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pmax=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vmax=4,定轴齿轮传动每对齿轮的最大传动比为idmax=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pmax=2.5,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v1,iv2和iv3,定轴齿轮传动比为if则总传动比
令;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所以有=3.46;=3.03;
定轴齿轮部分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由一对锥齿轮和两对直齿齿轮组成。设没对齿轮传动比相同,均为=1.354=4;
(2)滑移齿轮齿数的确定;
每对齿轮的中心距相同,则。且每对齿轮的理论传动比分别为,=3.46,=3.03。同时每对齿轮齿数互为质数,所以可以令。实际传动比为。
(3)定轴齿轮齿数的确定;
由于定轴齿轮理论传动比=1.354;所以取每对齿轮齿数分别为17和23,实际传动比=23/17=1.353。
(4)滑移齿轮尺寸及重合度计算;
齿轮5、6
序号 项目 代号 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1 齿数 齿轮5 Z5 10 齿轮6 Z6 30 2 模数 m 2 3 压力角 α 20 3 齿顶高系数 hα* 1 4 顶隙系数 c* 0.25 5 标准中心距 a 1/2*m(z5+z6)=40 6 实际中心距 a` 1/2*m(z5+z6)cosα/cosα’=41 7 啮合角 α` 23.54 8 变位系数 齿轮5 X5 0.42 齿轮6 X6 0.12 9 齿顶高 齿轮5 ha5 m(+x5-△y)=2.76 齿轮6 ha6 m(+x6-△y)=2.16 10 齿根高 齿轮5 hf5 m(+c*-x5)=1.66 齿轮6 hf6 m(+c*-x6)=2.26 10 分度圆直径 齿轮5 d5 mz5=20 齿轮6 d6 mz6=60 11 齿顶圆直径 齿轮5 da5 d5+2ha5=25.52 齿轮6 da6 d6+2ha6=64.32 12 齿根圆直径 齿轮5 df5 d5-2hf5=16.68 齿轮6 df6 d6-2hf6=55.48 13 齿顶圆压力角 齿轮5 arcos(db5/da5)=42.57 齿轮6 arcos(db6/da6)=28.77 14 重合度 ε =1.31
齿轮7、8
序号 项目 代号 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1 齿数 齿轮7 Z7 9 齿轮8 Z8 31 2 模数 m 2 3 压力角 α 20 3 齿顶高系数 hα* 1 4 顶隙系数 c* 0.25 5 标准中心距 a 1/2*m(z7+z8)=40 6 实际中心距 a` 1/2*m(z7+z8)cosα/cosα’=41 7 啮合角 α` 23.54 8 变位系数 齿轮7 X7 0.46 齿轮8 X8 0.08 9 齿顶高 齿轮7 ha7 m(+x7-△y)=2.84 齿轮8 ha8 m(+x8-△y)=2.08 10 齿根高 齿轮7 hf7 m(+c*-x7)=1.58 齿轮8 hf8 m(+c*-x8)=2.34 10 分度圆直径 齿轮7 d7 mz7=18 齿轮8 d8 mz8=62 11 齿顶圆直径 齿轮7 da7 d7+2ha7=23.68 齿轮8 da8 d8+2ha8=66.16 12 齿根圆直径 齿轮7 df7 d7-2hf7=14.84 齿轮8 df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