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人为本 带着感情抓安全.doc

发布:2018-06-07约1.3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人为本 带着感情抓安全 刘海平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 山西大同 037003) 煤炭的特殊环境对人自由度的限制,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得多。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大自然灾害时时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煤炭员工相对较低的文化素养,简单的劳动技能和闭塞的社会视野又制约着安全、科学。“本质安全”,其实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人的安全可靠性;管理的科学性;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人与环境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本质安全,而管理的科学是实现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纽带。从系统的方法论分析,结论便是:人的本质安全是其矛盾的主导方面。因此,塑造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员工,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塑造本质型安全员工,就是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想安全就是员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员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环境本身能够有效地保障安全。进一步说,塑造本质型安全,不是一味强调对人的硬性约束和被动服从,而是使人在煤矿中获得更大自由相对于设备、制度等方面,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中的一个极大的变数理念引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具有导向行为、凝聚力量、调适心态等功能。它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安全价值取向,对行为系统和安全环境系统起支配作用“生命至上” 安全培训就是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心理的培养训练,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及自我安全管理的能力 ,它对塑造本质型安全具有基础性作用。安全环境系统 安全环境系统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是指设备、系统、工具、设施、场所等物态环境;软环境是指理念宣灌、亲情感染、安全标志、宣传教育等构成的安全氛围。安全环境系统是是影响人的心态和行为人的的外因条件良好的安全环境对于塑造本质型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人、机、环、管四要素的系统安全原理,我们认为,当个体的人长久置身于已经形成的特定环境,将会被这种环境所同化;同时,煤矿过程又是人化环境的过程。我们所要创造的环境,就是要使物态环境更加适应人性和安全的需求,使人的工作更安全、更方便、更愉快;企业到处弥漫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浓厚氛围,让煤矿员工置身于更加人性化、更有感染力和激励性的安全氛围之中,使他们在安全中不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质安全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实现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安全的根本目标,而人的本质安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导因素。因此,紧紧抓住这一核心主题。塑造本质型安全必须坚持以理念为先导,以制度做支撑,以环境为基础。三者是一种蕴涵与互动的关系,只有理念引领,没有制度依托,理念就是魂不附体;只强调制度约束,没有理念指导,制度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同样,没有人化的环境基础,本质型安全人就无可靠的物质保证。理念、制度、环境的蕴涵互动,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根本所在。塑造本质型安全是一个过程。其实质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生活价值、工作价值、生命价值过程;是确立人作为安全的主体地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过程。坚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安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造就人、造福人作为基本着力点,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实现安全的永恒追求。lhp0512005@163.com 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