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以人为本 - 副本.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安全与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然而,近期发生的 “三鹿奶粉” 事件, 5.4 万名婴幼儿患病、 1.3 万名住院治疗、 104 名病重、 4 名婴儿不幸丧命,血的教训十分惨痛。
食品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违反了以人为本
“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食品安全的严重性
2008 年的奶粉事件已经是第二次了, 2004 年的“大头
娃娃”事件,距今仅过了 4 年,又发生了更恶劣的“三鹿”
事件。恶劣表现在,一是伤害严重,达 5 万多幼儿,确诊的
患儿中 3 岁以下的占 99.2%。二是手段恶劣,通过加尿素或
三聚氢氨等化学品,所摄入的三聚氰胺超过人体可容许的水
平数百倍。 三是牵涉面广, 22 家问题企业占市场份额的
50%
以上,包括蒙牛,伊利、光明等一大批名牌企业,其中三鹿
是龙头企业,连续 11 年产销全国第一,有 60 多年历史。
10 年内公开报道的污染食品有
60 种之多。据食品药品
监管局统计,
2006
年,全国报告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600 起,
中毒 17974 人,死亡 201 人。一桩桩质量安全事件不断暴露,
黑心棉,洗衣粉油条,苏丹红鸭蛋、毒大米、黑心饺子,陈
馅月饼、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化工原料催熟的水果;水有
重金属污染、米用石蜡加工、油有地沟油、猪有瘦肉精、虾蟹有激素、蔬菜有农药残留、腐乳有工业颜料、木耳用硫磺熏制,鸭肉有致癌物,腌熏食物有农药或防腐剂 真是骇人听闻,怵目惊心。
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极为恶劣
这些年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对内失人心,失信心、失安定、失和谐,影响到政府威信;对外损利益、损邦交、损声誉、损形象,影响了外部发展环境。
在国内,老百姓现在吃什么都不太放心,影响了消费信心,既不利于扩大消费,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在国际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损害了中国声誉和国际形象。目前 30 多个国家对中国奶制品下达禁令,比如,美国全面清查华人市场,意大利对中国食品额外检查,欧盟禁止从中国进口任何含牛奶成分的婴儿食品、同时全面检验含奶品量超过 15%的中国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与“以人为本”背道而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食品安全危害到人本身,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形象;从根本上讲,关系到是否把以人为本落到了
实处。这些坑人害人的伎俩,无不让人愤懑,无不在挑战人性底线,搞得人心惶惶,影响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幸福。
维护中国食品要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鹿事件”涉及奶农―奶站―企业收购及检验人员―企业领导―奶业协会―地方政府―质监部门,共七个环节,只靠任何一个链条都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打造食品安全的铁壁铜墙。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牢固树立道德诚信观念,做到以下“五个并重” 。
政府―企业―社会并重
食品安全要各司其职。政府部门要加快建立法律法规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质量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同时要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查处、打击力度。农业部门负责种植养殖环节;质检部门负责生产环节;商务、工商部门等负责流通环
节,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养殖, 种植以外各个环节食品的卫生。
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则应充分认识到食品的特殊性,加强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增强质量安全是企业生命的意识;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对消费者高度负责,不但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讲综合效益。消费协会、中介组织要加强
行业协调与自律。新闻单位要加强食品安全案件的曝光,强化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并监督食品安全的氛围。
上中下游并重
企业要增强质量安全方面的动力、压力和公信力,上中下游企业是不同责任、共同目标,即把质量安全做好。上游抓生产抓源头,中游抓流通抓中转,下游抓消费抓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努力,完善质量安全体系。生产企业要学习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经验,将监督管理关卡前移,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控,不要总是马后炮,食品吃出了人命才来检验;流通运输企业把好中间关口,杜绝中转过程中的安全危害,把放心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买假货。
信息披露与应急处理并重
“三鹿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应急机制是高效的,领导小组成立、有害产品下架、责任人被抓、受害儿童救治,都是必须的。然而还应看到,及早批露信息、减少危害也很重
要。三鹿出事后一直封锁消息,从 3 月到 9 月,过了半年时间,整整 180 天,又有多少婴幼儿受害啊。 而且问题发生后,三鹿公司居然拟给百度 300 万元做封口费,屏蔽负面消息,以此防止事态蔓延、推卸责任、逃避惩罚,继续一个品牌企
业不该有的罪恶。即使纸包不住火后,公司依然一日三变,
9 月 11 日早上,三鹿的态度是 “没有证据证明三鹿奶粉有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