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第二章2原子的量子态光电效应.ppt

发布:2017-05-30约小于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原子物理学 一 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 V A 1 实验装置及现象 2 实验规律 (1)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2)截止频率(红限) 截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与光强无关. 对某种金属来说,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频率?0时,电子才会从金属表面逸出. ?0称为截止频率或红限频率. 遏止电势差与入射光频率具有线性关系. (4) 瞬时性 使光电流降为零所外加的反向电势差称为遏止电势差 ,对不同的金属, 的量值不同. (3)遏止电势差 O 按经典理论,电子逸出金属所需的能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积累, 与实验结果不符. 3 经典理论遇到的困难 红限问题 瞬时性问题 按经典理论,无论何种频率的入射光,只要强度足够大,就能使电子逸出金属. 与实验结果不符. 二 光子 爱因斯坦方程 1 “光量子”假设 光可看成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单个光子的能量为 . 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逸出功与材料有关 理论解释: 几种金属逸出功的近似值(eV) 钠 铝 锌 铜 银 铂 2.46 4.08 4.31 4.70 4.73 6.35 光强越大,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 产生光电子数目越多,光电流越大. ( 时) 遏止电势差 V A 外加反向的遏止电势差 恰能阻碍光电子到达阳极, 即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截止频率) 频率限制: 只有 时才会发生 瞬时性:光子射至金属表面, 一个 光子的能量 将一次性被一个电子吸收,若 ,电子立即逸出,无需时间积累. 3 普朗克常数的测定 遏止电势差和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