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山子传LL.ppt

发布:2017-05-31约1.8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苏轼看来, 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方山子档案 方山子档案 细节: “俯而不答,仰而笑。” 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 * * * * *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说“……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一起“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黄州。人生失意的时候,生命该如何取向和选择?他的朋友方山子给出了一份答卷,而且这份答卷感动了大文豪苏东坡。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怎样的一份答卷。 方山子传 苏轼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学常识。(知识目标) 2、把握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学习阅读传记文言文的方法。(能力目标) 3、理解作者对方山子“异”的评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闾里(lǚ)驰骋(chěng) 遁于(dùn) 庵居(ān)冠服(guān) 岐亭(qí) 陈慥(zào)矍然(jué) 勋阀(xūn) 垢污(gòu)傥见(t?ng)著帽(zhuó) 一、自读课文 1、校正读音 2、标注不懂的字、词、句 二、疏通文意 (小组活动) 1、互相翻译,疏通全文 2、归纳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3、派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1、通假字 前十有九年 犹见于眉间 往往阳狂垢污 归纳文言知识 (“有”通“又” ) (“见”通“现”,显现) (“阳”通“佯”,假装)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使从事于其间 2、古今异义 古义:流传下来的老样式 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或照片 古义:妻子和女儿。今义:妻子 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余既耸然异之 见方山子从两骑 方山子怒马而出 岁得帛千匹 3、词类活用 (adj意动用法,以……为异) (名词作状语,每一年) (v使动用法,使…跟从) adj使动用法,使…怒,奋马、策马 然终不遇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 鹊起【于前】 呼余宿(于)其家 徒步往来(于)山中 4、文言句式 (被动句,不受赏识重用) (判断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 (省略句)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施展抱负 5、补充解释 这难道他无缘无故才会这样的吗? 2、此岂无得而然哉? 3、使酒好剑 使:放纵,使酒即纵酒 三、抓细节,探人物 号的来历 简历(爱好、经历等) “自我介绍” 家庭 情况 字 原名 陈慥 季常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少时 稍壮 晚年 号的来历 简历(爱好、经历等) “自我介绍” 家庭 情况 字 原名 陈慥 季常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隐士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少时 稍壮 晚年 学士 侠士 补充:宋代陈慥,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先生,晚年隐居于河南湖北的光州黄州一带。方山子的妻子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吃醋,常常当着客人的面与方山子争吵,让他下不了台。苏轼曾写诗嘲笑方山子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吼”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 四异: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 三异: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 二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 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 异 以对比手法,彰显其异 思考讨论一:方山子到底异在何处? 苏轼为何写这个奇异人? (引导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 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即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其实,文中有一个细节已经表达出了这层意思,请找出。—— 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与蔑视,又极其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与同情。 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言外之意是? 苏轼见到方山子如此态度和生活会有何感受? 找到知己,豁然开朗,表露赞许和羡慕之情。向往方山子的隐居生活和超然心态。 探讨 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另一方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还折射出作者在被贬到黄州其间的真实心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