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百校联盟2015一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地理A卷强化.DOC

发布:2018-11-24约2.2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百校联盟2015一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A卷)强化训练 一、等值(高)线图判读中的通视问题 训练1 图1为某区域图,从甲点能够看到乙、丙、丁、戊四点中的 A.乙点B.丙点C.丁点D.戊点 训练2 游客被困在图2所示山区,此时正值雨季,多岩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2示意该地等高线地形,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训练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1)判断在E,玖G三个地点中,能口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训练1 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的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图4示意某地区地 构造剖面,据此完成1一3题。 1.总体来看,对本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背斜谷地B.向斜谷地C.背斜山地D.向斜山地 2.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③→①→② 3.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训练2 图5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读图,完成4-5题。 4.四地中,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不宜建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关于①②两河段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段冰期长于②河段 B.夏季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 C.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 D.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②河段小 训练3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 示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6-7题。 6.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7.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 训练4 图6示意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可知() A.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 B.②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 C.③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 D.④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9.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道比③狭窄,①位于③的上游B.①处流量一定大于③处 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 训练5 在都阳湖北部的滨湖地带分布着一些主要由松散沙粒组成的岗丘,当地人称之为 “沙山”。读图,完成10一11题。 10.形成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A.云贵高原B.赣江上游C.青藏高原D.湖滩 11.下表为图7中甲处水文站1956-2009年径流量与输沙量统计。读表可判断 A.近些年来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导致输沙量减少 B.20世纪90年代,该湖流域降水量减少 C.输沙量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D.河流径流量降低,导致输沙量减少 训练6 图8示意某地地质剖面(③为石灰岩),读图,完成12 -13题。 12.图中各岩石 A.②可能为玄武岩 B.③处岩层形成时该地处于寒带地区 C.④可能为大理岩 D.台湾岛与图中岛屿成因相同 13.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⑤B.①⑤②③④ C.③⑤①②④D.①③⑤②④ 训练7 读图9与图10,完成14-15题。 14.图9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10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巧.图10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A.海沟B.海岭C.褶皱山D.裂谷 训练8 在同一粒径沙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图11示意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6一17题。 16.据图可知() 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 C.在近地面约3厘米的高度,相对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 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 17.下列属于风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