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讲课稿.ppt

发布:2017-01-05约3.4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式备选】读某区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丙地区大的原因。 (2)如果在甲地发展钢铁工业,就需要解决甲丙的交通问题,那么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简述其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第(1)题,由图知,甲地平坦开阔,丙地位于山地,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有影响。第(2)题,若把丙地的矿产运到甲地,首先要解决甲丙之间的交通问题,甲丙之间需要跨越河流,穿越山区,工程难度大,这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证。第(3)题,乙丙之间的直线线路经过山地,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 *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 1.褶皱、断层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基本单位:________。 ①内力作用:强大的______作用。 ②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和________。 (2)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海洋、裂谷和褶皱山系的形成。 褶曲 挤压 背斜 向斜 碰撞区—高大的__________ 相对运动 张裂区—裂谷或______ 背离运动 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形成的地貌 板块运动 板块划分 海洋 褶皱山系 2.断块山 (1)断层。 ①内力作用:强大的____________。 ②标志: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地貌类型。 压力和张力 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 发育成____________ 形成____________ 垂直 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水平方向 地 貌 类 型 位移类型 谷地或低地 山岭或高地 3.火山 (1)成因: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 (2)两大组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 【点睛】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区别方法 一看坡度,褶皱山坡度缓、断块山坡度陡; 二看岩层,褶皱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块山的岩层是不连续的。 火山口 火山锥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运输方式:主要以_______为主,铁路为辅。 2.线路分布:山间盆地和___________。 3.延伸方向:迂回前进。 【点睛】山地修建交通线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工程量、造价、技术、需求程度等,走向要沿等高线,减少道路的坡度,增加安全性。 公路 河谷地带 考点一 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实践意义 【问题导引】 1.什么是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怎么判断? 2.为什么有时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3.你知道“五岳之首”泰山是怎样形成的吗? 4.岩浆活动一定形成火山吗? 1.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1)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断层岩层断裂错位。 (2)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较老。 2.构造地貌:指由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所控制的地表形态。 (1)褶皱地貌。 ①未侵蚀地貌,背斜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②对于侵蚀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断层地貌。 ①大断层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②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等。 (3)火山。 岩浆若沿着地壳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阔的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若沿地壳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形成火山,如日本富士山、我国长白山主峰等。 3.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误区点拨台】 (1)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构造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依据构造地貌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如山岭对应的可能是向斜,也可能是背斜。 (2)火山是一种地貌形态,而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现象,即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对点演练1】(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解析】(1)选D,(2)选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