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贯通措施分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攀煤(集团)公司
小 宝 鼎 矿
巷 道 贯 通 措 施
贯通巷道名称: 12采区运煤下山
被贯通巷道名称: 1060主石门
施 工 单 位: 掘 进 一 队
队 长
贯通后通风系统示意图:
透点支护图(1:100)
贯通安全措施:
“一通三防”管理:
局部通风管理规定:
局部通风机设在12391-1联络巷距回风处不小于10m的安全处,主副风机型号必须一致;风机必须上架,离地高度不小于300㎜。
局部通风机必须挂牌管理,由专职电工负责管理,坚持日常检查与维护,保证主副风机的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专用变压器)“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临时停工时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及通风调度汇报。
施工单位每月定期对局部通风机进行检修,严格执行停电审批制度,杜绝无计划停电、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机时,必须撤出巷道内所有作业人员;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情况,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4%时,方可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
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备用局部通风机运行时,巷道内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撤出工作面;只有在排除故障,主风机恢复正常运转后,作业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继续作业。
瓦斯管理 :
通风区接到贯通通知单后,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对透点附近通风情况和瓦斯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被贯通巷道的瓦斯浓度,保证透点附近瓦斯浓度小于0.8%,否则采取措施,保证瓦斯浓度符合巷道贯通要求。
施工期间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风筒吊挂要平、直、不漏风,风筒至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m。
通风区每班派人员对贯通巷道和被贯通巷道的瓦斯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做好监测监控工作,瓦斯超限严禁作业。
工作面有瓦斯异常涌出时,所有人员必须停止工作,撤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处,并向通风区及矿调度汇报。
监测监控
通风区必须按照规定在12采区运煤下山内距掌头不大于5m、距回风口10-15m处安设瓦斯监测探头,顺序依次为T1、T2。
名称 报警点 断电点 复电点 断 电 范 围 T1 ≥0.8% ≥0.8% 0.8%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2 ≥0.8% ≥0.8% 0.8% 掘进巷道回风流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通风部门对掌头瓦斯监测探头须留有足够电缆,探头吊挂位置距顶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距掌头不大于5m的回风侧。放炮前吊挂在掌头后方的安全处,防止放炮崩坏;放炮后按规定吊挂在掌头。
通风区监测人员必须用标准气样进行监测探头的调校(每周一次),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发生故障要立即派人处理。监测中心机24小时对该工作面瓦斯进行监测,发现瓦斯异常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并做好记录。
监测设备按规定在井下运行6-12个月后必须升井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
不经通风部门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拆卸或挪动监测装置及相关的电气设备、电缆线和控制线。
防治煤尘:
巷道内每50m设一个三通接头,工作面30m范围内设两组喷雾水幕,50m外设一组,喷雾必须做到有管有水。
坚持湿式钻眼,放炮时使用好黄泥和水炮泥,坚持打眼、放炮、装碴、接风筒前洒水,爆破后开启喷雾降尘。
施工中加强通风,所有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
定期清扫巷道、风筒、缆线及电气设备上的粉尘,减少粉尘堆积,粉尘堆积不得超过规定。
按规定设齐隔爆水袋,施工单位随时加水,做到水量充足。
防灭火措施:
作业人员必须掌握防灭火知识,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烟草或点火物品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井下擦洗设备用过的棉纱、润滑油、纸张等易然物质,必须统一存放,由专人当班运出。
在易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的地方洒水降温。
电器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杜绝电气失爆,必须使用阻燃电缆。
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爆破器材,并严格执行规程中有关打眼、装药、封泥、爆破等的相关规定,严禁放明炮、糊炮或反向爆破。
井下严禁使用明火、禁止人员私自拆卸、敲打矿灯,严禁使用照明灯泡取暖。
供水管路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源。
电气设备必须有过载、短路保护装置;电气着火,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处理,并向矿调度及连队详细汇报。
防冒顶措施:
施工单位接到贯通通知书后,要掌握好施工进度,做好贯通记录,贯通时必须有队干部亲自指挥贯通。
每班坚持 “敲帮问顶”,找净帮顶活石。
坚持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永久支护要跟拢掌头。
施工单位必须掌握好施工进度,贯通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