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九18.1中国地理概况.doc

发布:2017-04-19约3.3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 6 - 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九 中国地理概况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1~3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叶林带、草原带 D.外流区、内流区 【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我国四至点分别大约是:最北端 (53°N)、最南端(4°N)、最西端(73°E)、最东端(135°E),再按照最北端和最南端之间的网格多少即可计算出经纬网的纬线间距。第2题,①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②是祁连山脉,而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③是太行山脉,而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大致以古长城为分界线;④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第3题,太行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河北省和山西省;两侧都是落叶阔叶林带和外流区。   读我国大陆①②③④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示意图,完成4、5题。 4.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5.若图中④地和①地纬度相近,①地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则④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渭河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解析】4选D,5选A。第4题,若只考虑纬度因素,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越早、结束越晚的地区,其热量条件就越优越,所处的纬度就越低,故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②④③①。第5题,若④地和①地纬度相近,但位于东部平原地区的①地热量条件明显优于④地,则④最可能为青藏高原。   常流性河道频率指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常流性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该频率可反映区域水系网的密度。下图示意沿湛江-漠河一线年降水量、常流性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关系。读图,完成6、7题。 6.常流性河道频率最小值出现在(  ) A.江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7.图中a~b段河道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降水最多 B.经过石灰岩地区,多暗河 C.地处山区,地表破碎 D.地处平原,地势低平 【解析】6选C,7选D。第6题,由图可知,常流性河道频率最小值出现的区域距离湛江大约2 800 km,结合年降水量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第7题,由图可知,常流性河道频率最高值出现的区域(a~b段)距离湛江大约1 000~1 500 km,即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道频率最高。a~b段并非降水最多的区域;石灰岩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湛江—漠河一线没有经过该地区。   (2016·马鞍山模拟)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解析】8选D,9选C。第8题,夏播玉米的种植在小麦收割后进行,一年中就存在两熟的现象,这样的地区应该分布在我国的暖温带地区,如图中的④地区。第9题,图中①地区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③地区深居大陆的内部,降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④地区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利于农作物的收割,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土层较薄。 【加固训练】 (2014·广东文综)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选B。读图可知,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是由西南移向东北,这就说明,在选项所列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的条件下,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东北地区。   (2016·临沂模拟)读兰州、乌海地理位置图和兰州、乌海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乌海和兰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