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GDI和GDI编程实例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indows GDI和GDI+编程实例剖析。 1.基本概念 GDI在Windows中定义为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即图形设备接口,是Windows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Windows图形显示程序与实际物理设备之间的桥梁,GDI使得用户无需关心具体设备的细节,而只需在一个虚拟的环境(即逻辑设备)中进行操作。它的桥梁作用体现在: (1)用户通过调用GDI函数将逻辑空间的操作转化为具体针对设备驱动程序的调用。 为实现图形设备无关性,Windows 的绘图操作在一个设备描述表上进行。用户拥有自己的逻辑坐标系统,它独立于实际的物理设备,与设备坐标相对应。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时,程序员关心的是逻辑坐标,我们在逻辑坐标系上绘图,利用GDI将逻辑窗口映射到物理设备上。 (2)GDI能检测具体设备的能力,并依据具体的设备以最优方式驱动这些设备,完成真实的显示。 GDI函数大致可分类为:设备上下文函数(如GetDC、CreateDC、DeleteDC)、 画线函数(如LineTo、Polyline、Arc)、填充画图函数(如Ellipse、FillRect、Pie)、画图属性函数(如SetBkColor、SetBkMode、SetTextColor)、文本、字体函数(如TextOut、GetFontData)、位图函数(如SetPixel、BitBlt、StretchBlt)、坐标函数(如DPtoLP、LPtoDP、ScreenToClient、ClientToScreen)、映射函数(如SetMapMode、SetWindowExtEx、SetViewportExtEx)、元文件函数(如PlayMetaFile、SetWinMetaFileBits)、区域函数(如FillRgn、FrameRgn、InvertRgn)、路径函数(如BeginPath、EndPath、StrokeAndFillPath)、裁剪函数(如SelectClipRgn、SelectClipPath)等。 GDI虽然使程序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脱,但是其编程方式仍很麻烦。譬如,显示一张位图,程序员需要进行装入位图―读取位图文件头信息―启用设备场景―调色板变换等一连串操作。而有了GDI+,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顾名思义,GDI+是GDI的增强版。它是微软在Windows 2000以后操作系统中提供的新接口,其通过一套部署为托管代码的类来展现,这套类被称为GDI+的托管类接口。GDI+主要提供了以下三类服务: (1) 二维矢量图形:GDI+提供了存储图形基元自身信息的类(或结构体)、存储图形基元绘制方式信息的类以及实际进行绘制的类; (2) 图像处理:大多数图片都难以划定为直线和曲线的集合,无法使用二维矢量图形方式进行处理。因此,GDI+为我们提供了Bitmap、Image等类,它们可用于显示、操作和保存BMP、JPG、GIF等图像格式。 (3) 文字显示:GDI+支持使用各种字体、字号和样式来显示文本。 GDI接口是基于函数的,而GDI+是基于C++类的对象化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因此使用起来比GDI要方便。 2.例程简述 单击此处下载本文例程源代码。 本文后续的讲解都基于这样的一个例子工程(例程的开发环境为Visual C++6.0,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它是一个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包括2个父菜单: (1) GDI GDI父菜单下包括一个子菜单:ID:IDM_GDI_DRAW_LINE caption:画线 单击事件:在窗口绘制正旋曲线 (2) GDI+ DIB位图父菜单下包括两个子菜单:a. ID:IDM_GDIP_DRAW_LINE caption:画线 单击事件:在窗口绘制正旋曲线b. caption:新增功能,其下又包括下列子菜单: ()ID:IDM_Gradient_Brush caption:渐变画刷 单击事件:在窗口演示GDI+的渐变画刷功能 ()ID:IDM_Cardinal_Spline caption:基数样条 单击事件:在窗口演示GDI+的基数样条函数功能 ()ID:IDM_Transformation_Matrix caption:变形和矩阵对象 单击事件:在窗口演示GDI+的变形和矩阵对象功能 ()ID:IDM_Scalable_Region caption:可伸缩区域 单击事件:在窗口演示GDI+的可伸缩区域功能 ()ID:IDM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