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第二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化学课程编制与变革 主讲:李金芳 陈老师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这所中学化学科实行全年级集体备课,几位教师轮流着准备新教材的某一章的内容,因为大家都是同事关系,且相信新教师在学校已经对新课程的相关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没有人指导陈老师怎样备课,幸好陈老师在学校时已经认真分析过新课标,也翻看过新教材,这才知道大概应该怎样把握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有何差异,这些都是主备课的教师需要向全年级化学教师解释清楚的内容。 前言~什么是课程(Curriculum) ? 前言~什么是课程(Curriculum) ? 课程: Curriculum 源于拉丁语的 currere ,意指 race course ,原意是“跑马场”,引申为“课业及其进程”。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 课程—— 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 课程实施—— 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前言~课程的流派 1.实用主义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经验主义课程、生活中心课程) (1)观点:主张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兴趣、爱好和需要等为中心编制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儿童通过活动中所得到的直接经验来学习。 (2)代表人物:杜威 (3)优势与局限性 优点:⑴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⑵ 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实用性强。 缺点:⑴ 不利于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只能培养一些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者; ⑵所学知识没有迁移效果,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前言~课程的流派 实用主义课程 前言~课程的流派 (1)诞生背景 ◆教育理论背景 ◆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 ◆航天技术的发展背景特征 (2)特征 ◆专门化 ◆学问化 ◆结构化 (3) 观点: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强调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系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 (4)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 (5) 代表教材:CBA 化学教材、Chem Study化学教材、现代化学、英国纳菲尔德化学教材。 (6) 优势与局限性 优点:⑴ 便于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便于学生掌握“双基”,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 ⑵ 便于按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 缺点:⑴ 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⑵ 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课程有一定难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1)观点:主张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以社会需要决定教育课程,同时应按照学生的程度规定大的学习单元,以保证有效地积累教育经验。 (2)代表人物:弗莱雷 (3)代表教材: ◆美国ChemCom(社会中的化学)、 ◆英国SATI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教材 (4)优势与局限性 优点:⑴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质资源、科学创造和发明等来组织课程,既可避免学科本身与学生实际生活离得过远,又可以对学生的兴趣给予必要的引导; ⑵ 便于知识的综合化,容易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有利于引进新的科技成果。 缺点:⑴ 不能大面积地传递科学知识和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⑵社会的功能、课题的研究等,只停留在对一般知识的学习,很难进行价值观的探讨和人格的塑造。 三大课程观的比较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化学课程设计须考虑什么? 回顾化学发展历史: 从18世纪近代化学发展到今天的 现代化学,化学日益成为社会生产 力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先导,为社会 留下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同时,人类对化学科学的不懈追求 的信念及探索创造的方法和实践,也在汇成巨大 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不断前进。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化学课程编制的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课程的历史传统、教学论观点和课程发展的自身规律等 外部因素:学科、社会要求与条件、学生和教师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化学课程编制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因素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化学课程编制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因素 1)化学与化学工业转变为生产力,直接促进了化学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诞生和发展; 2)社会科技因素的发展丰富、拓展了教育教学传播领域和方式,促进了化学学科发展; 3)化学产生的环境效用对社会的影响。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化学课程编制的影响因素 (三)学生与教师——最活跃的主体因素 学生:1)学生的认知规律; 2)心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