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ppt

发布:2017-05-24约1.43万字共1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谢谢收看! * 第六节 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二、级差地租 三、绝对地租 四、土地价格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时期内,一般由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农村的土地。 这些人一般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而是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建立以土地租赁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农业资本家雇佣农业工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土地制度和土地所有权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占有、支配和使用土地的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地关系及其人与人关系的法定结合形式。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经济实现形式 地租:是土地使有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法律实现 二、不同土地所有权形态下地租的区别 土地所有权的前提:A土地所有权垄断 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地租本质: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一种收入。 不同所有制下的地租: 封建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 社会主义地租 地租的两种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成本价格(C+V) 产品 平均利润(产业,利息,银行利润) 超额利润(地租)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m,一部分以平均利润的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即超级利润,以地租的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租地农场主和地主谈判,租用地主的土地。 租地农场主雇佣农业工人。 租地农场主组织农业工人生产。 租地农场主向地主交地租 二、 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3.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 4.级差地租的源泉 5.级差地租的形态。 级差地租 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A超额利润B优、中等地可得C个别价格低于社会价格的差额 概念: 条件:土地本身的等级差别。肥沃程度,地理位置。 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与所有权无关 土地有限 价格由劣等土地产品价格决定 超额利润稳定广泛 来源: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我的地很肥沃,得到10万利润和180万超额利润(级差地租) 我的地比较肥沃,我可以得10万元利润和120万元超额利润(级差地租) 我的地比较肥沃,我可以得10万利润和60万超额利润(级差地租) 我这块地太差了,只得10万利润,不产生超额利润,所以没有级差地租。 市场上小麦每斤1.5元,D地有人耕种了 市场上小麦每斤20元,C地有人耕种了 市场上小麦每斤30元,B地有人耕种了 市场上小麦每斤60元A地有人耕种了 级差地租的形态(形式) 是由肥沃程度较高和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带来的超额利润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土地级别 投入资本 (元) 平均利润(元) 产量(千克) 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 级差超额利润(元) 级差地租Ⅰ (元) 级差地租Ⅱ (元) 全部产品(元) 每百千克(元) 全部产品(元) 每百千克(元) A 100 20 400 120 30 120 30 0 0 0 B 100 20 500 120 24 150 30 30 30 C 100 20 600 120 20 180 30 60 60 D 100 20 800 120 15 240 30 120 120 追加1 100 20 800 120 15 240 30 120 120 追加2 100 20 500 120 24 150 30 30 30 级差地租形成 三、级差地租两种形式的关系 1.它们形成的条件不同,是由两种不同的投资方法和耕种方式造成。 级差地租和Ⅰ级差地租Ⅱ的区别 2.它们为谁占有也有所不同。级差地租Ⅱ在租约有效期间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续约时才可能归土地所有者成为地租,级差地租Ⅰ直接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级差地租和Ⅰ级差地租Ⅱ的联系 1.级差地租Ⅰ先于级差地租Ⅱ。 2.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 3.两者的本质相同 第一次投100万元,产量近100公斤,没有超额利润。第 二次投100万元生产200斤,得到30万元超额利润。第三次投100万元生产300斤,得到60万元超额利润。第四次投100万元生产400斤,得到90万元超额利润。 你的地那么差就别要地租了,白让人种算了 不行 那你得把地租定的低点 那不行,再差也要交地租,现在粮食供不应求,我怕租不出去! 地租是不是与产品价值无关的加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