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教材概要.ppt

发布:2017-05-31约3.4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zpofrp 2013-10-21 zpofrp 2013-10-21 zpofrp 2013-10-21 机械加工工艺 培训教材 机加工车间 2004年7月24日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公差与配合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图例解析 一、公差与配合 A、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1、长度单位 公制:千米(km) 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英制:码(yd) 英尺(ft) 英寸(in) 1码=3英尺=36英寸 1英寸=25.4毫米 2、平面角单位 弧度 1度=60分=3600 秒 B、基本术语和定义 1、尺寸术语和定义 举例:?25(0—+0.025)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称为尺寸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2、公差与偏差术语和定义 ◇尺寸偏差:指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化量 ◇尺寸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的区域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表中所列的,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由字母和数字组成:(IT01—IT18) ◇基本偏差代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例如:?14H7 C、配合 1、配合的定义 2、间隙配合 3、过盈配合 4、过度配合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 A、零件的要素 ◇要素:构成零件的点、线、面统称为要素 ◆按设计分类: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 ◇实际要素:实际存在的要素 ◆按形位公差分类: ◇被测要素:需要对其方向或位置进行测量的要素 又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B、形位公差的分类、符号及代号 ◆形位公差的分类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又可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 ◆形位公差的符号 ◆形位公差的代号 C、形位公差的含义 ◆形状公差 ◇直线度: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平面度: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圆度:回转体径向截面上的实际圆的轮廓线对理想圆变动的全量 ◇圆柱度: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线轮廓度: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线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面轮廓度: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在规定方向上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平行度:被测要素对基准在平行方向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垂直度:被测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倾斜度:被测要素对基准成规定角度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于基准要素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同轴度:被测要素的实际轴线对基准要素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对称度:被测要素的实际中心平面(或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或轴线)所允 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度:被测的点、线、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圆跳动:被测要素(回转表面或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 任一测量面所允许的最大跳动 ◇全跳动:被测要素(回转表面或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连续多圈旋 转,指示器沿被测要素轮廓作相对移动时,在整个表面上所允许的最大 跳动全量 三、图例解析 (一) 第二部分 加工工艺 一、基本概念 二、工艺制定原则 三、加工余量的确定 四、加工质量 五、加工效率及经济性 一 基本概念 A、金属切削加工:是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 “金属去除成性法。 ” B、工艺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毛坯或原材料改变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逐步符合技术要求的过程。 C、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D、一个完整工艺由一个或几个工序组成。 E、设计基准:用以标注尺寸和表面互相关系是所依据的要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