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胡.ppt

发布:2017-05-26约1.19万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2)方法论: 实际运用: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事物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物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动;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部分先富与实现共富的关系。 提示:把握例词:①量的增减,逐步,长期努力,防微杜渐,事物构成要素的排列方式。②过犹不及,好事物向坏事转化。③奋力一搏,瞻前顾后。 A、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要果断地捉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世界观: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1.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A.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B.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C.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全面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质变。 第二,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第三,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 误区 1、有量变就有质变。 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3、质变就是发展。 4、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关键看形式的新与旧 5、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6、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判断:1、质变就是发展。 区别: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判断:2、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辨析:3、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提示:①合理性: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不合理性:因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由量变到质变并没有结束事物的发展过程。在新质的基础上会开始新的量变。------ 提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错误) 量变的两种形式: --事物在数量、程度和规模上的变化,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 两种形式都可能引起质变 4、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5、量变的总和是质变 7、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 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构成事物永恒发展。 6、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质变才有意义没有量变就不会有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由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不能说量变没有意义。 但量变毕竟只是质变的条件,就事物发展全过程而言,质变更为重要,因为事物的发展最终只能通过质变来实现。 割裂两者辩证关系是错误的。 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防微杜渐 9、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整体与部分) 易混点 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过程、形式 事物发展的 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 是迂回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 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 (状态) 总趋势 道路 过程 形式 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了解事物的过去、观察现状、预测未来;要明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