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第5课和同为一家(共34张PPT).ppt

发布:2017-05-24约3.26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唐朝皇帝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朝时,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说明了: A.汉族人被回鹘人同化 B.汉回两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很密切 C.大量回鹘人来到中原生活 D.当时汉族人穿少数民族服饰成为一种时尚 实战演练: 3.“车书本一家”反映了唐朝与下列哪个政权的关系A.突厥政权 B. 靺鞨政权 C.回纥政权 D.吐蕃政权 4.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A.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A少数民族势力迅速膨胀 B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D 6、 7.“回鹘衣装回鹘马”说的是唐朝时汉族与今天哪个民族的关系 A.藏族 B.回族 C. 维吾尔族 D. 彝族 8. 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同为一家” B.“车书本一家” C.“回鹘衣装回鹘马” D.“唐风洋溢奈良城” 9、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人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罗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列举唐太宗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3)我们从上述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1、唐朝民族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启示我们要维护民族之间的关系除了要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还要互相往来,要有付出。 2、你知道,国家在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吗? 政治上 (1)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民族政策。 (2)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3)坚持宗教政策。 经济上 (4)西部大开发 (5)财政支持 (6)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 藏 族 维吾尔族 满 族 白 族 彝 族 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 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民族是一家 维吾尔族 藏 族 白、彝族 满族 回 纥(hé ) 吐 蕃(bō ) 靺鞨 (mò 、hé) 南 诏(zhào)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这位皇帝是谁? 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南诏 南诏 南诏 南诏 走近吐蕃: 吐蕃(bō) 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达拉宫 大昭寺 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食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来了发展的大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