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专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非选择题专练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其中,我国高技术制造业2014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 材料二: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就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10分) (1)材料一反映了2010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提高,增速放缓;(2分)201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势头良好,表明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 (2)①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农业化发展道路; 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基本形成了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 材料一 2015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如何才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14分)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1分),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1分)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2分)。 (可用“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代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体系”与“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答任意一个即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答任意一个即可。)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2分),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1分),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1分)。 (可用“推动外贸结构转型升级”代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如果用课本的内容,同样给分) ③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1分),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1分)。 (如果答出如何走出去,同样给分。) ④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1分),建设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分)。 2016年3月1日,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让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材料一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意见》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1)结合材料一和“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说明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在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中应如何作为。(12分) (1)①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4分) ②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完善政策体系、严格市场准入、规范消费行为,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4分) ③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4分) ①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相关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的要求。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的体现。③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应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和加强社会建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