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预应力箱梁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建设工程01标
现浇连续预应力箱梁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
审 核 人 :
批 准 人 :
1. 编制依据 4
1.1资料文件 4
1.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4
1.3编制原则 4
1.4编制范围 5
2. 工程概况 5
2.1工程简介 5
2.2结构特征 5
2.3自然条件概述 6
2.4工程地质 6
2.5现浇箱梁主要工程量 6
2.6现浇支架、模板、木方工程量 7
3. 项目管理目标 7
3.1质量目标 7
3.2安全目标 7
3.3工期目标 8
3.4环保、水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8
3.5内业管理目标 8
4. 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现场施工保障措施 8
4.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8
4.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9
4.3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10
4.4现场施工保障措施 10
5. 工期安排 11
6、 施工方案 11
6.1、施工工艺流程 11
6.2施工准备 13
6.3地基处理 13
6.4支架搭设 14
6.5模板安装 15
6.6支架预压 15
6.7支座安装 17
6.8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18
6.9梁体混凝土的浇筑 19
6.10预应力施工 25
6.11、模板及支架的拆除 33
6.12、施工线型控制措施 34
7.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4
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4
7.2保证质量管理措施 35
7.3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37
8.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8
8.1、安全目标 38
8.2、安全保证措施 38
8.3、施工安全隐患辨识及预防措施 41
8.4、应急预案 42
9.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2
9.1、文明施工措施 42
编制依据
1.1资料文件
《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建设工程》第三东江大桥桥梁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1.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
(5)《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
(6)《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329.2-1997);
(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9)《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10)《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施工图纸
1.3编制原则
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过程化控制成本。
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本工程施工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合理布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在临时工程施工准备上,特别是对水、道路、钢筋加工场等临时设施的设置,本着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使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合理布置,满足施工需要。
1.4编制范围
K0+874.25第三东江大桥全桥长957.6m,其中第一~三联和第五联采用采用现浇箱梁,为使此段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道路标准: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路基宽度为42.0m,桥梁与路基同宽;设计车速:60Km/h;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
第三东江大桥起点里程K0+381.46,止点里程为K1+367.04,共五联,合计24跨,第一联采用(25+30+23.5+37+2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二联采用(23.5+30+2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三联采用(25+4*30+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