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12.1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学科门类: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修业年限:3-6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培养目标立足专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宗旨,以工程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培养、主干学科
四、课程
五、
TRIZ创新方法:介绍TRIZ(发明问题解决原理)的基本知识点,产品创新的基本方法和企业专利战略。
六、毕业生能力
1、具备文化、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① 通过通识教育,具备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②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③ 掌握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知识,具备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和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④ 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相关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和开发能力;
⑤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掌握电子电路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电子系统的应用、设计能力。
① 掌握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原理,具备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集成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力;
② 具有电子电路硬件原理图设计、PCB布线制版、电子元器件识别焊接的能力;
③ 掌握微机原理与技术,具备单片机、DSP等嵌入式芯片上系统的运用开发能力;
④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包括工程制图(CAD/CAE等)、电子设计自动化(PROTEL/HDL等)以及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等), 熟练运用专业软件从事专业设计、开发等。
⑤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具备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仿真较复杂电子系统的能力;
⑥掌握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线及无线系统中信号传输和处理等专业知识,具备通信系统工程实践能力;
⑦掌握物联网相关技术及系统集成、无线射频技术的应用;
⑧掌握虚拟仪器及智能仪表在汽车电子及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⑨掌握自动控制原理,具体利用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控制行业中的应用能力;
⑩了解电子信息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该领域最新的电子产品种类及应用。
3、 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① 具有对电子系统及其应用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敏感性与适应能力,能够主动探索并根据现实环境及需求有选择的使用;
②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③ 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④ 具备电子系统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资料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⑤ 对电子系统工程职业岗位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责任心。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学分。 528 76 16 19.4% 校级公选文化素质课 6 96 96 3.3% 专业课
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 50.5 824 744 64 16 28.1% 专业主干课 18 288+ 256+ 32+ 10.0% 专业方向课 6 96 3.3% 集中实践环节 课内 13 208 208 7.2% 课外 51.5 28.7% 合计 180 2132+ 1624+ 380+ 32 100.0% 注:课内实验超过了176学时,计11学分,占总学分6.1%,即实验和集中实践比例超过了41.9%。
九、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十、课程与毕业生能力对应关系表
序号 课程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 1-① 1-② 1-③ 1-④ 1-⑤ 2-① 2-② 2-③ 2-④ 2-⑤ 2-⑥ 2-⑦ 2-⑧ 2-⑨ 2-⑩ 3-① 3-② 3-③ 3-④ 3-⑤ 1 中国近现代史纲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形势与政策 ● 6 逻辑与思维训练 ● 7 大学英语 ● 8 大学计算机基础 ● 9 大学体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