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吴茱萸山地栽培技术规程.docx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
C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FORMTEXT36
FORMTEXT江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36/TFORMTEXT1420—FORMTEXT2024
FORMTEXT?????
FORMTEXT吴茱萸山地栽培技术规程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4-FORMTEXT11-FORMTEXT01发布
FORMTEXT2025-FORMTEXT10-FORMTEXT01实施
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1420—2024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142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瑞昌市横立山红旗吴茱萸专业合作社、瑞昌市赣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瑞昌市帮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园田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横立山乡人民政府、瑞昌市农业农村局、瑞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子文、万磊、蔡成、彭荟芳、卢佩君、曹云婕、杨扬、文学平、李丽君、谢雪平、刘明年、柯小军。
吴茱萸山地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吴茱萸的苗木繁殖、建园、幼年园管理、成年园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吴茱萸在山地的栽培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
吴茱萸,别名吴萸,为芸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山地栽培Mountaincuitivation
一种山地农业栽培方式。山地农业是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山区中可耕作和利用的农业进行农事活动的总和。
栽培区域及生态环境
栽培区域
适宜海拔在300~800m的山区。
生态环境
栽培区域划分及环境条件参见附录A。
栽培环境要求
土壤质量
按GB15618的规定执行。
空气质量
按GB3095的规定执行。
灌溉水
按GB5084的规定执行。
苗木繁殖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区域栽培及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
苗圃管理
苗圃地选择
圃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且有水源的东南坡向缓坡地段。
圃地消毒
圃地深翻后,每666.7㎡使用生石灰150g对土壤进行消毒。
苗床整理
圃地苗床以东西向为主,每畦规格为15m×1.2m,畦高0.2m,畦距0.5m,每100㎡使用商品有机肥100kg或45%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kg做底肥。肥料使用符合NY/T496要求。
繁殖方法
扦插法
扦插时间
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
插条要求
选择3年以上、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取1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截成20~25cm长的插穗,每段保留2~4个芽,将顶端距芽3cm以上切平、底部芽位切成45°斜口,每50根扎成一捆,将其下端1~2cm处按说明书用生根粉处理,取出晾干后备用。
扦插方法
先用细木棍或小竹杆等工具插孔,然后将穗条轻轻插入孔内,避免碰伤皮层,苗行距10cm×25cm。插穗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2~2/3,插后按实压紧,浇透水。
苗床管理
水肥管理
苗期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浇水宜用喷淋。在每次除草后,结合淋喷将含0.2%的45%硫酸钾复合肥和0.3%尿素的混合水溶液喷施1~2次
遮阴
3~6月间,搭阴棚,保持遮阴率40%~60%。
出圃
定植苗分级标准见表1。
定植苗分级标准
单位:cm
项目
规格
一级
二级
苗干高度
70以上
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