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讲解.doc

发布:2017-04-16约7.3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机实验 PAGE  PAGE 11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完成习题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共四个实验,均为基础理论实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 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同学们按照实验报告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报告以打印稿形式交给教师。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验。建议在学习完第一章后做实验一;在学习完第三、四章后做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在学习完第六章进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 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时,系统的输出。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函数或conv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输入信号 a) 分别求出系统对和的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b) 求出系统的单位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3)给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用线性卷积法分别求系统h1(n)和h2(n)对的输出响应,并画出波形。 (4)给定一谐振器的差分方程为 令 ,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0.4rad。 a) 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输入信号为时,画出系统输出波形。 b) 给定输入信号为 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4.思考题 (1) 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否用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 如何求? (2)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把信号的高频分量滤掉,时域信号会有何变化,用前面 第一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5.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在时域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简述通过实验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上面第三个实验的稳定输出的波形。 (3)对各实验所得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和解释。 (4)简要回答思考题。 (5)打印程序清单和要求的各信号波形。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目的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实验原理与方法 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是: a)对模拟信号以间隔T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模拟信号频谱以采样角频率()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公式为: 其中采样频率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下面我们导出另外一个公式,以便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理想采样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关系为: 对上式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