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选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目 的 要 求;How alike are you and me?; 人体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后,能否象机器零件坏了更换零件一样,更换一个器官?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梦想,最早的传说是公元前300年,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两个阴盛和阳盛的病人互换了心脏,恢复了阴阳平衡。;We are TWINS
We are ideal for tissue exchange;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Murray第一个在同卵孪生子之间进行肾移植获得成功,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存活;1980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组织相容性(histocompatibility)是指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组织器官移植时,受体和供体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
若移植物能被受体“容忍”或“相容”,则不被排斥而在受体体内存活,移植成功;反之,若不能容忍或不相容,则出现移植物被排斥或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器官的移植亦告失败。 ;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bility antigen)或移植抗原(transplantation antigen):导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复杂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统称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众多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在移植排斥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是存在于细胞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MHC或HLA复合体;需要注意的是:
MHC的生物学功能并非主宰移植物排斥,主要是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而激活T细胞,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内容简介;第一节 MHC的结构及其多基因特征;1.小鼠的MHC;HLA: 6p21.31 ,长约3600kb;⑴ 经典的HLA-I类和II类基因
HLA-Ⅰ类基因
集中于远离着丝点的位置,包括B、C、A三个座位,产物为HLA- I类分子。
编码Ⅰ类分子异二聚体中的重链成分,轻链?2微球蛋白( ?2-m)的编码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⑴ 经典的HLA-I类和II类基因;;二、Ⅰ类和Ⅱ类基因的表达产物-HLA分子;
肽结合区: ?1 + ?2构成功能区,结合抗原肽。
Ig样区: ?3与?2m组成
?3:与IgC区有同源性, MHC-I类分子与CD8类分子结合的部位
?2m :维持天然构型及其分子表达
跨膜区:锚定作用。
胞浆区:与细胞内外信号传递有关。;MHC-I类分子的结构;HLA-Ⅰ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三维图;分布;2.HLA-Ⅱ类分子
肽结合区:?1+?1 结合抗原肽
Ig样区: ?2+ ?2 ?2与CD4类分子结合。
跨膜区:锚定作用。
胞浆区:参与胞内外跨膜信号的传递。;MHC II类分子的结构;;分布;;HLA抗原类别;三、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一)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 属于经典的HLAⅢ类基因,表达的产物为C4B、C4A、Bf、和C2。
(二)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1.HLA-E基因
在羊膜和滋养层细胞表面高表达(尤其是孕早期),是NK细胞的CD94/NKG2家族的专一性配体,与抑制性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明显高于激活性受体,抑制NK细胞的活化
可能在病毒逃避免疫监视和母胎耐受形成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四)炎症相关基因
1.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包括TNF、LTA和LTB三个座位,其产物参与炎症、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应答。
2.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因子基因家族 包括类Ⅰ-κB基因,参与调节NF- κB 的活性,这一家族还有B144基因、锌指基因ZNF173和ZNF178。
3.MHCⅠ类相关基因(MIC)家族 MIC是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的配体。
4.热休克蛋白家族 其产物参与炎症和应激反应,并作为分子伴侣在内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中发挥作用。 ;第二节 MHC的多态性;等位基因(allele)和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 );HLA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共显性表达(codominance)
一对等位基因同为显性称为共显性。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的HLA表型的多样性。因此除了同卵双生者外,无关个体间HLA型别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极小。
;多态性是一个群体的概念,指一个基因座位存在两种以上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可以编码多种抗原分子;HLA基因系统的命名;二、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 单元型(haplotype):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三、HLA多态性的产生及意义;第三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