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程方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间的关系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此食物网有_ _ _ 条食物链 2.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 _ _ _ _ _ _ 3.猫头鹰共占有_ _ _ _个营养级,它们分别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4.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 _ _ _ __ _ _ 5.图中箭头除表示相关两种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外,还表示生态系统中_ _ _ _ _ _ _ _流动的方向. 注意事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消费者(动物),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处在第几位即为第几营养级;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3.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 4.各种生物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食物网特点 例2(2004上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生态系统 的结构 5、当处于食物链的“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4、当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则该食物链的其他生物数量_______,(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受到破坏后对食物网影响最大) 都减少 先增加后减少 趋于稳定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则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了,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例1: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他们可能形成下列几种营养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A .甲 乙 丙 丁 B. 甲 丙 乙 丁 丁 C. 乙 丙 D. 甲 甲 乙 丙 丁 (B) 答案:C 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思考 森林生态系统 1.分布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2.典型的动植物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以生活习性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 在形态结构上形成了抓、缠、猎食、躲藏等的特征。如松 鼠弯曲而锐利的钩爪。足掌上发达的足垫,树蛙指(趾) 端有特殊的吸盘等。 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 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3.特点 草原生态系统 思考 草原生态系统 1.分布 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 2.典型的动植物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动物是许多的能快速奔跑的动 物和啮齿目动物为多。它们的生活习性主要是挖洞、穴居 或快速奔跑。 3.特点 动植物的种类少,群落结构不如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在 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种群结构和群落 结构经常发生剧烈的变化。 海洋生态系统 思考 海洋生态系统 1.海洋与动植物的差别特征 海洋中的动物大都能在水中游动,不具备快速奔跑或 飞翔的能力。海洋中的植物能够 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但 不具备高大的树干和发达的根系 2.典型的动植物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浅海区有很多大型的藻类。海 洋动物主要集中在水深200米以内的水域中。在深海区的动 物对环境有特殊的适应。 3.特点 地球上全部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的一些特点 1.植物的分布:浅水区以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为主,深水区分布着大量的浮游植物,以单细胞藻类为主。 2.动物的分布:由于不同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决定了 不同食性动物的分布。(如:四大家鱼) 农田生态系统 思考 农田生态系统 1.特点 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们种 植的农作物是这一系统的主要成员。动植物的种类少。 群落的结构单一。 2.发展条件 必须依靠人类的管理才能维持 3.退化因素 人的作用消失 小 结 各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 都有大量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各种生物以不同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