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原子结构 课件(共77张PPT)- 《无机化学》同步教学(暨南大学版)(含音频+视频).ppt
第二篇物质结构基础
第八章原子结构
§8.1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8.2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8.3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8.4多电子原子结构
§8.5元素周期表
§8.6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教学目的
•1.了解氢原子光谱和能级的概念
•2.了解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概率、概率密度、
电子云等概念.
•3.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意义;熟
悉s、p、d原子轨道形状和伸展方向。
•3.掌握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确定它们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掌握周期表元素的分区、各区结构特征;
•5.熟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
变化规律。
§8.1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8.1.1历史的回顾
8.1.2氢原子光谱
8.1.3Bohr原子结构理论
•“原子”一词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
意为“不可分割”。
•1808年道尔顿的原子论:原子是有质量的实心球体
,不可再分割、。
•后来,电子、质子、原子核的发现,使人们对原子
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并发现物质的性质是由原子
结构决定的,结构发生变化性质也随之变化。
•所以,从微观上进一步了解物质结构,从宏观上认
识和掌握规律,合理设计反应路线,合成出更多的
物质、新材料、等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8.1.1历史的回顾
(1808年)Dalton原子学说
1897年Thomson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在
(1904年)提出了“西瓜式”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
“西瓜子”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Rutherford核式模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913年)Bohr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1926年)量子力学模型
8.1.2氢原子光谱
太阳光或白炽灯发出的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
频率的光由于折射率不同,便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
连续分布的带状光谱,叫连续光谱。
各种气态原子在高温火焰、电火花、电弧作用下
发出的光经三棱镜分光后,只会产生几条不连续亮
线,这叫线状光谱,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线状
光红谱又叫原子光橙谱(像人黄的绿指纹一样青)。蓝
紫
彩虹
2.氢原子的光谱红Hα青Hβ蓝紫Hγ紫Hδ
屏幕
氢放
电管
狭缝
三棱镜
H
δHγHβcHα
410.2434.0486.1656.3/nm
141
7.316.916.074.57(10)/s
H光谱特征:
•线状光谱
•光谱的频率有规律
11
频率公式:v3.2891015()s1
22n2
当n=3,4,5,6满足四条谱线频率。
2,n代表什么意义?
在经典物理学中,能量是连续的,无法解释不连续
的线状光谱。
8.1.3Bohr原子结构理论
1900年Plank提出了著名的、被誉为物理学一次革命
的量子化理论:能量像物质微粒一样是不连续的,是
按照微小的分立的能量单元(量子),物质吸收或发射的
能量总是量子能量的整倍数。
能量以光的形式传播时,能量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E=hνh—Planck常量6.626×10-34J·s
又如,电量的最小单元是一个电子的电量,所以,
电量也是量子化的。量子化是微观领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