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ppt

发布:2018-02-27约1.59万字共1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与政治 要论提示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经济合作频繁和深入、利用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廉价的能源和原料供应。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大幅度的经济体制与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最为重要的特征。 要论提示 ●资产阶级民主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行的政治模式。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多重的两面性,从形式来看相当完备,但它以私有制为基础,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出现重大变化,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较为和缓。 ●以美国为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表现出西方中心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特点与实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发生转变,其目标仍然是维护和实现美国的“领导”。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一、经济的较快发展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 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四、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实质 五、政治状况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 六、美国称霸世界的对外战略 七、西欧、日本的对外政策 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得到迅速恢复。整个西欧到1950年已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日本到1955年除对外贸易一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恢复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也顺利地将战时经济转轨为平时经济,并实现了较快增长。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2.快速增长时期(1950—1973)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接近5%,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更快,均创下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率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及较低的失业率 ,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大繁荣时期” 。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3.滞胀时期(1973—1982)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生产停滞,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不及60年代的一半,同时伴随着失业剧增、物价飞涨、工资下降,停滞与通货膨胀的奇怪结合“滞胀”持续近十年之久。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原因 : 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导致政府的赤字增加,通货膨胀抬头 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造成西方国家生产成本提高,物价全面上涨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不稳定 科技革命对经济的推动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4.调整时期(1982—1989)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5.90年代以来的转变时期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科技革命出现新的高潮 产业结构变革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型产业越来越让位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经济增长方式高度集约化,生产率水平进一步提高,知识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 企业利润率增加,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发展迅速,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的状况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西方世界经济的繁荣或萧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显著加强; 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内部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也有了新发展。 (二)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战后科技革命还具有缓和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重要特性。由科技革命促兴的第三产业本身也具有许多抗周期性波动的性能。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国内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改变社会政策,由政府对经济实行调节,建立福利制度。 国际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主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成为促使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进行改造、想方设法确保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压力 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性购买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