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卧龙湖煤矿北一采区8103工作面作业规程.doc

发布:2017-12-19约10.44万字共1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第二节 煤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 第三节 煤层赋存情况及主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5 第四节 地质构造 8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1 第六节 储量情况及服务年限 16 第二章 采煤方法 18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8 第二节 采煤工艺 21 第三节 设备配置 24 第三章 顶板控制 30 第一节 支护设计 30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 34 第三节 机、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38 第四节 矿压观测 43 第四章 生产系统 44 第一节 运输系统 44 第二节 通风及安全监测系统 46 第三节 瓦斯抽采系统 58 第四节 排水系统 64 第五节 供电系统 68 第六节 通讯照明系统 83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4 第一节 劳动组织 84 第二节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85 第六章 煤质管理 87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88 第一节 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88 第二节 顶板管理 90 第三节 质量控制 102 第四节 防治水措施 106 第五节 爆破及爆破材料管理 109 第六节 一通三防 114 第七节 运输管理 120 第八节 机电管理 125 第九节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46 第八章 避灾路线 159 第一节 避灾方法 159 第二节 避灾线路 160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8103工作面位于卧龙湖煤矿北一采区,南以8103机巷为界,北至8103风巷,西以8103切眼为界,东至北翼轨道大巷保护煤柱线。工作面机、风巷掘进施工方位为274.5°,工作面回采上限标高为-530.6m,回采下限标高为-632.9m。工作面走向长782.0~821.5m,倾向宽182.1m,煤厚0.3~7.2m,平均煤厚3.0m,工作面平面积约146232㎡,地质储量63.2万吨,可采储量60.0万吨。 本采区上一阶段8102工作面于2015年2月15日回采完毕, 下一阶段8104工作面尚未回采。 二、工作面工程控制情况 地面附近有B2勘探线,工作面内有B1勘探线通过,面内有 B1-1、B1-2和B1-3钻孔穿过,附近有B1-4、B2-1、B2-2、B2-3钻孔控制。 8103工作面地面钻孔一览表 孔号 孔深 终孔层位 封孔段距(m) 水泥(kg) 黄沙(kg) 级别 B1-1 660.52 10煤下 464.72 3650 7300 甲 B1-2 621.23 铝土下 423.43 3400 6800 甲 B1-3 675.02 铝土下 186.00~556.42 6000 12000 甲 B1-4 770.85 10煤下 385~576 4600 9200 甲 B2-1 640.07 铝土下 440.07 3750 7500 甲 B2-2 661.65 铝土下 463.65 3800 7600 甲 B2-3 690.80 铝土下 491.80 3950 7900 甲 三、井上下对照 该面地面地势平坦,地表标高为+29.7~+30.9m,工作面内没有大的河流经过,有一条丰沟为季节性水沟,在工作面东北部有孟庄,西北部有郑庄等村庄。孟庄正在搬迁中,郑庄距8103工作面约300m,采用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 第二节 煤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一、煤质情况 煤 质 工业指标 B1-1 4-6 B1-2 平均值 深度(m) 660.52 649.48 621.23 Mad(%) 2.3 0.68 1.32 1.43 Ad (%) 26.96 32.03 35.31 31.43 Vdaf (%) 11.41 12.38 12.28 12.02 Qbad(MJ/kg) 23.82 22.80 21.41 22.68 煤类 PM PM PM 煤层自燃倾向性 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爆炸性 无爆炸危险性 二、瓦斯地质 8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该段地面钻孔8煤瓦斯资料较少,仅4-8孔资料对8煤瓦斯含量测定,含量为8.39 cm3/g。根据底抽巷测压孔资料:机巷CH4含量为8.39~18.055 cm3/g ,风巷CH4含量为3.29 ml/g~19.16 cm3/g。工作面回采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值25.4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6.5m3/t以下,该工作面为8煤层,经过区域防突治理,无突出危险。 工作面附近有4-8钻孔对8煤层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测定,为0.71cm3/g。 第三节 煤层赋存情况及主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一、煤层稳定性评价: 8103工作面8煤层厚度为0.3~ 7.2m,煤层平均厚度为M=3.0m,煤厚变异系数γ=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