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合集2套(含答案) .pdf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材料一:
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
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
作方式和新内容。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
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
力。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
者手中。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
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
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
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很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
不完。二是从模仿到原创。当时大部分内容,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
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提高。三是质量大幅提高。当时作品大
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
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
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
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
已翻译500多部。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
万字的都有。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
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在中国整个文化市场中,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是超前的,广度大、种类丰富、内容质量过
硬。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不是单一文艺领域就能造就的,它是行业协作的结果。目前
为止,除了孙悟空这样的传统经典形象之外,我们还没有一个全新创作的、在全球市场都广
受欢迎的当代文化符号。如果我们能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发掘出这样的资源,再通过下游改编
把它放大,打造出一个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才算是中国流行文化真正的成功。
(摘编自《互联网加速文学进化》)
材料二:
网络文学,作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成果,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而诞
生。作为一种大众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诞生之初,从技术上实现了普通文学青年的写作零
准入,同时打破了传统文学通过印刷出版的高门槛,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空前高涨,大
批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纷登场,并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在内容表现
和手法运用上,网络作者自觉、自发、自愿地接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经典的脉
络,大量优秀作品随之产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一路走来,逐渐进入主流视野,
不断迈向经典化、精品化。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加入网络文学中来,这与网络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属性
有着内在的关联。网络小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文化的果实,作为以青年为主
体的广大作者抒发情感和想象的载体,也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读者寄予情感和梦想的阵
地,随科技更新迭代,从PC到移动,从文字到IP,以文字为源头的主体性从没改变。创作
与阅读的主体关系不仅互为表里,也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进程,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
化的必然诉求。网络文学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创作与阅读双方的日常,
陪伴着他们成长。
网络文学的热血幻想不是一个“白日梦”,而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终极愿望,携带着人类文
化基因密码,合乎人类情感的发生发展。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专指在网络上发表并传播的一种
带有大众文化属性的外在表达,那么,热血幻想就是网络文学内在的本体特征,也是网络文
学创作的主体标识。
(摘编自《凸显本体特征,深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