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的合理使用.ppt
**内毒素微粒活菌污染低温输液致过敏原输液操作不当输液反应的直接诱因第3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研究者曾专门考察了低温输液的不良后果。认为较大量输入低温输液(<7℃,300ml以上)时,可导致病人寒战,四肢觉冷。局部可刺激病人血管引起血管痉挛及局部疼痛,严重的导致静脉炎。低温输液还可能加重感冒,心肌炎、心脏病变、高血压等症。低温输液第3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致过敏原的种类较多,除了个别药物本身的致敏作用外(如异烟肼),有的药物可能因原料杂质原因而致敏。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本身并不致敏,致敏成份是其结构残片。血制品、水解蛋白等也可能带入致敏原。过敏反应与个体有关,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致过敏原第3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极少见,如输液量过大,过快,致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输入气泡过多而致气血栓。输液操作不当第34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物贮存运输处方配伍输液过程患者因素输液反应的人为因素第35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大输液质量添加的药物热原累加微粒累加药物第36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物配伍禁忌有很多方面,目前医护人员对药物配伍引起药理变化、外观变化及稳定性下降等比较清楚,但对配伍所致输液不良反应增加却了解不多。经有关人员研究,配伍致输液不良反应增加一般是通过下列途径:①内毒素加和,②微粒加和,③微粒倍增(总数超过原数加和),④pH变化,⑤渗透压变化,⑥主药结构变化等。近年来,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微粒倍增致热原样反应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处方配伍第37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3粒。(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粒。注:各国药典对注射剂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没有限量控制规定。第38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药典细菌内毒素限量的确定,均以人用最大剂量换算(国际上均规定K=5EU/kg),较少考虑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如配伍使用,药品细菌内毒素叠加。药品名称热原检测5%葡萄糖注射液500ml0.5EU/ml甲硝唑0.5g0.5EU/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0.5EU/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甲硝唑0.5g+庆大霉素16万IU0.5EU/ml注:合格注射液、一次性输液器、针剂药物的内毒素叠加超过了阈值。第39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液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的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液体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浑浊。配制注射用灭菌粉末药品要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输液中。第4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液器材质量输液准备输液环境输液速度弃液问题输液过程第4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液器配以终端滤器非常有用,质量好的滤器不仅可滤除≥10μm的微粒,而且对≥2μm的微粒也有一定的截留作用,而有的厂家的滤器几乎不起作用。第4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报道,输液准备时给输液带入的微粒与进针的针号及次数有关。另外,因医护人员人手紧张,注射剂启口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超过数小时,致使药物分解(如青霉素)产生致敏原或污染的极少量微生物繁殖而诱发不良反应。输液准备第4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环境条件可以加重或减缓操作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室的清洁卫生可明显减少输液时洗气过程热原和微粒的引入。气候寒冷季节,由于气温偏低,输入的药液与人体温差较大,可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而出现寒颤、体温及血压升高,特别是对高龄患者及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或体质较弱者更甚。输液环境第44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众所周知,静脉滴注含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