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3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李金国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纲要求 ●了解区域的含义。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结合实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一节 认识区域【知识点梳理】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_____________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特点 (1)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________或界线 (2)区域有明确的________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区域划分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间的差异,________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指那些要素具有________或________性的区域。按照某一________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区域,也可以按照________的相似性划分出人文区域。 2.功能区 指那些功能上紧密联系,具有某些方面的________或内在联系的区域。主要由区域的中心和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差异性。任何区域的内部都具有相对________,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_______性。3.开放性。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________之间,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联系。 【典例剖析】 【例一】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1)甘肃省位于我国 部,西南以 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 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走向, 河流经本省省会 市。 (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 ,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气候,最南端为 _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 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 和 地区。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思路点拨】 正确解答本题需全面了解甘肃省在全国的地理位置、周边地形分布特点、三级阶梯分布、主要河流分布、我国温度带划分、干湿区划分、气候类型分布等;分析甘肃省经济发展途径可在充分挖掘该省在气候、地形、河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 (1)西北 祁连 二 西北——东南 黄 兰州 (2)大(或显著) 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 暖温 干旱和半干旱 (3)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或巩固西北地区商品粮棉基地的优势地位).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工矿业: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以镍为主)和能源(黄河上游的水能、石油以及风能、太阳能)发展有色金属、石油和电力等支柱工业;防治三废污染。 交通:利用兰州铁路枢纽以及地处“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变通区位优势,带动经挤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线路设施和运量。 旅游:利用“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推游资源(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环境 以上任选三项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点梳理】一、区域差异1.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____位置不同,加上___________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_________________、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等方面的差异。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区域在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比较(读图1-2-2、图1-2-3总结)(1)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