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室内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室内设计的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相 明度 彩度 色彩三属性: 图形色与背景色(图底关系) 辨认图形色的规律: (1)小面积比大面积机会多; (2)被围绕的色彩机会多; (3)静止比动态机会多(相对) (4)简单而规律的比复杂而不规律的机会多。 可读性 / 注目性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和背景有关 明视度 促进 二、材质色彩与照明 质感 粗糙和光滑 软与硬 冷与暖 光泽与透明度 弹性 肌理 在用色时应注意不同材料质感,质地在不同光照下的效果: 不同的光色,对于不同的色彩的影响;加强或改变色彩的效果。 不同的光照位置,对质地、色彩的影响;正面个光,侧面光时,在背光时。 对光滑坚硬的材料,应注意其反映周围环境的镜面效应,有时会产生对视觉不利的影响。 三、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 物理效应: 温度感 距离感 质量感 尺度感 暖色、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物体显得大; 冷色、明度低的色彩具有内聚作用,物体显得小。 色温:热色、温色、冷色 (红紫、红、橙、黄、黄绿)(紫、绿)(青紫、青、青绿) 暖色系、明度高有前进、突出、接近效果 冷色系、明度低有后退、凹进、远离效果 纯度、明度高轻;纯度、明度底重 生理心理效应: 色彩治疗疾病方面的对应关系: 紫色——神经错乱 靛青——视力混乱 蓝色——甲状腺和喉部疾病 绿 ——心脏病和高血压 黄 ——胃、胰腺和肝病 橙 ——肺、肾病 红 ——血脉失调、贫血 四、室内色彩的基本要求 1、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使用目的,如会议室、病房、起居室,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 2、空间的大小、形式。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 3、空间的方位。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因此,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4、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老人、小孩、男、女,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 5、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学习的教室,工业生产车间,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达到舒适的目的。对长时间活动的空间,主要应考虑不产生视觉疲劳。 6、该空间所处的周围情况。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尤其在室内,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同时,不同的环境,通过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内来,色彩还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7、使用者对于色彩的偏爱。一般说来,在符合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才能符合使用者心理要求。 在符合色彩的功能要求原则下,可以充分发挥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 二、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1、色彩的协调问题 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本问题。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性和依存性。 色彩与人的心理、生理有密切的关系。 色彩协调的基本概念是由白光光谱的颜色,按其波长从紫到红排列的,这些纯色彼此协调,在纯色中加进行等量的黑或白所区分出的颜色也是协调的,但不等量时就不协调。在色环上处于相对地位并形成一对补色的那些色相是协调的,将色环三等分,造成一种特别和谐的组合。 色彩的近似协调和对比协调在室内色彩设计中都是需要的,近似协调固然能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平静感觉,但对比协调在色彩之间的对立、冲突所构成的和谐和关系却更能动人心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运用色彩的统一与变化规律。和谐就是秩序,一切理想的配色方案,所有相邻光色的间隔是一致的,在色立体上可以找出7种协调的排列规律。 2、室内色彩构图 色彩在室内构图中常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 1)可以使人对某物引起注意,或使其重要性降低。 2)色彩可以使目的物变得最大或最小。 3)色彩可以强化室内空间形式,也可破坏其形式。例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采用超级平面美术方法,它可以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区分和限定,自由地、任意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或破坏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 4)色彩可以通过反射来修饰。 不同色彩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上所处的位置,对房间的性质、对心理知觉和感情反应可以造成很大的不同,一种特殊的色相虽然完全适用于地面,但当它用于天棚上时,则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现将不同色相用于天棚、墙面、地面时,作粗浅分析: 红色 天棚:干扰,重;墙面:进犯的,向前的; 地面:留意的,警觉的。 纯红除了当作强调色外,实际上是很少用的,用得过分会增加空间复杂性,应 对其限制更为适合。 粉红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