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的设计.doc

发布:2018-10-31约3.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联系最为重要的桥梁和枢纽,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比较广泛,初中学生能大致了解其含义,故在七年级的世界地理总论及分区的教学中,没有单独学习自然资源的有关概况。在八年级,即将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和中国分区等内容之前,安排学习自然资源概况的内容就很有必要。同时,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培养学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科学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核心之一。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常见类型、自然资源的特点,以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自然资源的概况,并安排了相关活动。   基于课标要求,自然资源的概念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自然资源的常见类型、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助于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对于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的相关内容,宜采取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心得的良好习惯。因为该部分内容在后面的中国分区中还要详细学习,所以让学生有整体感性认识即可。同时从课时安排的情况来看,过多地涉及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也有困难。另外,关于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两种类型,有利于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也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内容的难易程度能够接受,应补充介绍。对于教材所举案例,宜进行一些选择和加工改造,更多地用学生身边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知道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身边比较熟悉的地理事物作为例子进行思考、判断、归纳、提炼;通过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倾听他人意见;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勾画关键词句,标注旁批,体会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感知和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做起,养成注意以地理的视角观察和认识生活的习惯,增进对“学习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认识,增加对地理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对自然资源概念、主要类型、主要特点的学习,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增强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类型。   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分组竞赛法、阅读自学法。   五、教学过程   I.引入   播放一段关于某区域或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描述性介绍的视频,如中国地大物博等,内容中出现“自然资源”一词。创设这一情境后,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后个别举手发言交流。   (1)你对“自然资源”一词是怎么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2)以下地理事物雨水、桌子、腊肉……,哪些是自然资源?   (3)以其它地理事物为例,并说出它是不是自然资源。   II.新课   ★自然资源的概念   师:请大家看一下身边的事物,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只凭原有的认识和直观感觉判断,不说理由)   生1:教室里的桌子。   生2:呼吸的空气。   生3:洒在校园里的阳光。   生4:校园里栽种的黄桷树。   生5:朝天门的两江水。   生6:418路公交车。   师:请说出上述事物中,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的理由。(从问题1的纯感性认识,提高要求到有一些理性思考)。   师:你能否从上面的判断中归纳出“自然资源”这一概念的主要限制条件?(培养从个别到一般的提炼归纳能力)   师:你能否用完整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不能看书,以提高真正理解的程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答案并讲解以下五个要点。   ●自然资源主要直接来自于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目前广泛造福于人类社会。   ●自然资源形式上包含物质,也包含能量,也有的是含有能量的物质。   ●“自然环境”的反义词是“人类产物”。自然资源基本是纯天然的,经较多的人类加工后形成的产品不是自然资源(通过对反义词的理解,增进对自然资源的概念的理解)。生产生活所用的物质或能量要么直接是自然资源,要么是自然资源的加工产品,可见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以图1的示意图表示自然资源的概念。(示意图可以较好地表现自然资源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自然资源与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