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分组交换网络——ATM.doc

发布:2017-06-03约7.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换原理作业 姓名: 唐昊 班级:通信131班 学号: 基于分组交换网络——ATM 唐昊 1 (1.青岛理工大学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介绍了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描述了分组交换技术的最新发展,即快速分组交换技术,重点讨论了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最后,本文简单展望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 异步传输模式 分组交换技术和X.25协议的产生和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和X.25协议的产生和发展分组交换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的,另一方面,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组交换的概念最初是在1964年8月由Baran在美国Rand公司的“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来的。但直到196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lan Agency)资助的4结点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分组交换技术才真正第一次被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中。 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本质是将数据流分割成一系列具有固定大小的数据单位(即分组),然后这些数据分组就在通信子网中进行存储—转发,直到最后将数据分组递交到目的主机,并将数据分组重新组装ACCESS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完全体现在对象和事件的概念上,在ACCESS中Table、Query、Form、Report、Macro、Module都是对象,而用户维护的每一个信息又都可以用Form上的图形控件实现,因此每一个图形控件都有其属性和允许该图形控件发生的事件列表,这些事件ACCESS预先已经定义,每个图形控件都有不同的事件,例如:窗体Form有28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是:On Current、Before Insert、After In-sert、Before Update、After Update……等等;而TextBox则有16种可能发生的事件。一个事件是能被一个对象识别的动作,例如刷新记录,关闭数据库等等;另外,系统也可以产生事件,例如一个定时事件。无论什么时候,当一个事件被当前对象识别后,ACCESS就执行与该事件对应的函数,或者说,使某一个事件发生的办法就是编写函数或者是编写宏,在函数或者宏中实现对象功能,使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对事件作出反应。在事件过程结束后,应用程序返回一个空状态。ACCESS以缺省方式处理任何事件。如果对某一缺省设置满意的话,不用编写代码。 ARPANET网的成功向人们展示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实用性,自70年代初以来,各大公司纷纷投入人力物力研制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由于当时各大公司网络体系结构很不一致,给不同网络的互连造成了极大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根据美国Telenet、Tymnet和加拿大的Data-pac分组交换网的经验和它们使用的协议,于1974年颁布了X.25的初稿,并经1976、1978、1980、1984、1988年多次修改形成了如今的X.25协议。X.25协议定义了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规程即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Packet Switching Data Network)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接口协议。X.25协议定义了3层协议,即物理层、链路层和分组层。X.25协议一经提出来就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自70年代中期以来,分组交换网开始在世界各国迅速普及。 美国早在1976年,就拥有了全世界当时仅有的3个公用分组交换网中的两个:TE-LENET(现名为SprintNet)和TYMNET。另一个是加拿大的DATAPAC。1978年法国的公用分组交换网TRANSPAC开放业务,随后欧洲其它国家也相继开放了公用分组交换网业务。在亚洲较早建立公用分组交换网是日本的DDX—P(1979年开放业务),其后是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分组交换网。上述这些分组交换网已相互连接形成了全球性的分组交换数据网络。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工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络。这些网络已相互连接,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统计,全世界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的214个数据网络在运行,其中2/3属于公用分组交换网,至于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建立的专用网络更是不计其数。由此可见,分组交换技术在数据通信网络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起步较晚,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满足一些国内用户及科研单位的急需,邮电部曾于1989年引进了法国SESA公司的DPS25分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