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网络ch07 ATM交换技术4896281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ATM交换与B-ISDN网络 学习要点: 1、掌握ATM的信元结构、信元传输(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 2、掌握在ATM中为何要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结构。 3、了解ATM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4、了解ATM协议的分层结构、协议构成及其功能。 5、掌握ATM交换系统的基本交换原理。 6、掌握ATM交换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7、了解ATM交换网络的构成方式、结构特点以及常用类型。 8、掌握ATM交换网络的控制策略。 2.3 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VP交换和VC交换: VP交换时,VPI的值要改变,而其中所包含的VCI值不变。 VC交换时,VPI和VCI的值都要改变。 完成VP交换的ATM节点设备就是ATM交叉连接设备。 完成VC交换的ATM节点设备就是ATM交换机。 3.3 ATM交换结构(交换网络) ATM网络的基本结构 ATM网络是由ATM链路连接的ATM节点和ATM终端组成。这里所说的ATM终端还包括了ATM终端系统、ATM用户设备和ATM用户接入网等系统。 小结: 1、掌握ATM的信元结构、信元传输(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 2、掌握在ATM中为何要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结构。 3、了解ATM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4、了解ATM协议的分层结构、协议构成及其功能。 5、掌握ATM交换系统的基本交换原理。 6、掌握ATM交换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7、了解ATM交换网络的构成方式、结构特点以及常用类型。 8、掌握ATM交换网络的控制策略。 3.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ATM交换是指ATM信元从输入端的逻辑信道到输出端的逻辑信道的消息传递。输出信道的确定是根据连接建立信令的要求在众多的输出信道中进行选择来完成的。 ATM逻辑信道具有两个特征: 物理端口(线路)编号 VP与VC标识符 为了提供交换功能,输入物理端口必须与输出物理端口相关联;输入VPI/VCI与输出的VPI/VCI相关。 ATM交换系统执行三种基本功能:信头翻译、路由选择和排队 信头变换: 信头变换主要是指VPI/VCI值的变换,即入VPI/VCI变换为出VPI/VCI。VPI/VCI的变换体现了信元交换的重要概念,意味着入线上某逻辑信道中的信息被传送到出线上的另一逻辑信道中去。为了实现信头变换,应建立翻译表。 选路: 选路表示任一入线的信息可被交换到任一出线,具有空间交换的特征。信头变换加上选路功能,才能实现ATM交换结构的交换功能。这也就是说,在翻译表中从入线的VPI/VCI应能查到出线号码以及新的VPI/VCI值。这些是在连接建立阶段写入的。 排队: 由于是异步时分交换,在连接建立后的传送信息阶段,经常会发生在同一时刻有多个信元争抢公用资源的情况,例如争抢出线或交换结构中的内部链路。因此,ATM交换系统需要有排队功能,以免在发生资源争抢时丢失信元。 3.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X Y Z S X X Y S K K N G M G I L I1 I2 IN O1 O2 Oq 信头/链路翻译表 ….. 输出信头 ….. …..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输入链路 输出链路 信头 信头 XYZ O1Oq O2 I1 KML NIG XYS O1O2 Oq In ….. 输入信头 3.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ATM交换网络 接口单元 接口单元 接口单元 接口单元 ……… ……… 处理机控制部分 ATM交换系统基本结构 控制子系统 信元传送子系统 3.2 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输入端口 输出端口 信元传送子系统——接口设备: 一般由接口电路和信元集中级或信元复用器组成。 1)输入侧: 接收输入信元,输入侧接口设备的主要功能为: 物理层功能: 光电信号的转换与同步(若采用SDH/SONET物理接口) 数字比特流的恢复 信元定界和差错控制 信元速率解耦(丢弃空闲信元) 净荷的解扰 3.2 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ATM层主要功能: VPI/VCI值的有效性检查及翻译 信头差错检查 输出端口的确定 区分信令信元、用户信元和OAM信元并作相应的处理 3.2 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2)输出侧: 执行与输入侧相反的功能,输出侧比输入侧较为简单,主要功能是为ATM信元流的物理传输作准备。其主要功能包括: HEC域的产生并装入信头 信令信元、OAM信元和用户信元流的混和输出 信元速率匹配(加入空闲信元) 传输帧的形成 光电信号转换 3.2 ATM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3.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