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学科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谈著有《论六家要旨》,认为诸子百家学说虽然不同,但“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用此可见,诸子百家( )
A.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 B.都追求富国强兵
C.都具备“大一统”思想 D.都强调“天人合一”
2、“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礼法并施 D.提倡上善若水
3、到汉武帝时,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比黄老之学地位高
C.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方社会大伤元气 D.汉武帝本人的素质,勤于治国
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区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5、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学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6、隋炀帝有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材料最能说明( )
A.火药出现不晚于隋朝 B.火药在唐朝时应用于军事
C.火药发明者是炼丹家 D.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
7、《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功力少儿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 B.工商皆本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重农抑商
8、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9、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历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技、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10、“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
A.“有知识,才有智慧” B.“认识你自己”
C.“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D.“美德即知识”
11、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12、2011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道:“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这一阐述与下列哪一启蒙思想具有相似性( )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论” D.自由平等
13、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14、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