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概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牧羊村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依据将加密控制点布设于设计线路两侧,控制点拟布设成平面和高程共用点两控制点间距控制在150-00m之间观测精度严格按以下技术要求执行 每千米全中误差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
等 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 附合或环线 四 等 10 ≤100 DS1 因瓦 往测 12 DS3 双面 往返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水准尺
类型 水准仪等 级 视距(m) 前后视距差(m)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四 等 因瓦 DS1/ DS05 ≤80 ≤3.0 ≤6.0 三丝能度数 双面 DS3 ≤65
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准量等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 限 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往返测不符值 附合路线
环闭合差 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四等
水准 ≤.0 ≤6.0 20
12
12
8
五、施工测量放样要制定严格的施工放样实施制度、放样成果检核制度、放样成果交底制度、测量成果报审制度和测量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制度。桥梁测量放线配备精度("级)全站仪进行控制统一由测量进行测设。各作业组根据区段里程划分进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和步骤方法进行操作。桥梁测量放线按照工作流程
1、工作流程桥梁控制次级加密导线的建立、复测报
桩位自检、复核测量护筒顶高程检较钢丝绳报承台测量报验单(合格)
可测设承台十字线或直接测放承台的四角控制点,便于模板拼装和检查
承台施工
报墩身台测量报验单(合格)
可测设墩台十字线或墩台身轮廓
可按墩台身尺寸加宽2测放中心线在模板上,钢尺检查各部位尺寸
报墩身台测量报验单(合格)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墩台身尺寸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预留孔洞位置
沉降观测检查
2、钻孔桩放样
2.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坐标成果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采用极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
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3、每次桩位放样个桩位,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桩位放样示意图
、桩位放样承台
1、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高程以指导基坑开挖深度。2、开挖基坑后,及时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
3、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
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承台模板立模后,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座标法测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承台放样示意图
4、墩台身
墩台身放样采用极坐标方法放样,此方法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用置镜点坐标,再进行坐标反算求得置镜点至各墩台工作线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极坐标法放样样工作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首先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对比进行检核。
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计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在各待定测点上架设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
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