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2017届一轮复习).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解读
1.本单元是整个《经济生活》模块的核心内容。本单元知识围绕生产环节,主要研究影响我国生产发展的四个要素,即生产环境(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劳动力因素(就业和维权)、资金因素(投资理财)。
2.从高考命题趋势看,选择题主要集中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业、企业的发展、各种投资行为;非选择题集中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多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知识相结合,多以图表形式提出措施类设问,能力要求较高。
3.备考本单元,要特别注意两点:首先,要突出主干知识,准确理解一个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掌握好两组对比(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对比、各种投资方式的对比。要注意本单元知识与其他单元知识的联系,如分配制度、科学发展、宏观调控等。
其次,要关注时政热点,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一是注意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如就业、投资方式的选择等;二是注意与企业相关的热点,如企业改制、诚信经营、自主创新、社会责任等;三是要注意与国家最新大政方针相关的热点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引导消费等。;逻辑主线;课标要求;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考点1)
(1)生产决定消费的
(2)生产决定消费的
(3)生产决定消费的 和
(4)生产为消费创造;苹果公司研制的iPhone 6手机,支持4G数据网络,网络访问速度更快,视频对话更加流畅清晰,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这表明( )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质量
C.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D.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考点2)
(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
消费能够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其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也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但可以说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
(2)不能认为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不适应时,则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2013·高考江苏卷,7)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2014·高考重庆卷,1)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3万头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盗猎者杀害。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国政府公开销毁缴获的象牙及其制品。材料表明( )
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
②非法猎杀导致象牙的非法交易
③公开销毁象牙可以减少象牙交易
④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方法点拨;视频点播、在线棋牌、微博电视……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云”阶段。各品牌的智能电视竞争激烈,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这说明
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基础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2011·天津高考)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扩大内需的原因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扩大内需,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内需,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4)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的要求
扩大内需,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扩大内需的措施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