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飞行器弹翼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弹结构总体设计;外形几何参数的设定;展弦比 的确定
(1)展弦比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展弦比对翼面升力特性的影响如图4.15所示,由图可见,增大展弦比,令使翼面升力曲线斜率增加。在低速时(如MA0.6)这种影响越明显,而在高速时,展弦比对升力影响就比较小,且随MA数的增加,越来越不明显,这是由于小展弦比“翼端效应”作用所引起的。
(2)展弦比 对阻力特性的影响
对一定根弦长度,展弦比增加会使翼展增加,这往往会受到使用上的限制,而对一定的翼展,展弦比增加会使平均几何弦长减小,从而使摩擦阻力有所增加,同样 增加,也会使波阻增加,特别在低速时更为明显,如图4.16
(3)展弦比综合影响
由上述影响可以看出,随着 增加,升力性能有所提高,阻力系数(主要是零升阻力)也有所增加,且展弦比提高,意味着翼展的加大,???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受发射装置的约束,翼展是受到限制的,因此存在着一个性能折衷,
;展弦比的取值通常为:
正常时或鸭式 1.2
无尾式 0.6
旋转弹翼式 2~4
远程有翼式 接近升阻比Kmax飞行
亚音速飞行器 4~6
亚音速反坦克弹 2;后掠角 的确定
翼面后掠角主要对阻力特性有影响。采用后掠翼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提高弹翼的临界MA数,以延缓激波的出现,使阻力系数随MA数提高而变化平缓,二是降低阻力系数的峰值,两者的合成影响如图4.18所示。
为此,大多数低超音速导弹,均采用大后掠角弹翼,速度在提高后,延缓激波出现已对降低波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故高速导弹通常不需要采用大后掠角弹翼
尖稍比 的确定
在其他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翼面尖稍比对空气动力特性影响较小,亦即
增加,对气动特性会有好处,但影响不大,对弹翼质量的影响却较大, 增加可使质量降低,故一般选较大的 值。由于 的变化范围很大,最大的是三角翼( = ),最小的是矩形翼( =1 ),在超音速飞行时,三角翼的升阻比要较梯形翼稍高些,但为了保证弹翼翼尖有一定的结构刚度,并有利于部位安排,一般不采用三角弹翼,而采用大尖稍比的梯形弹翼,通常采用接近于三角形的大尖稍比( =3~5)的弹翼 ,所以 取3.;4. 翼型的选择
根据经验,相对厚度在12%-18%,最大厚度位置在25%-40%处时最大升力系数最大,在我们对比了NACA2412,NACA4412和NACA23012三种翼型,曲线如图,
5. 根据弹翼面积计算公式 q为动压头
其中 ,我们计算
即 ,我们在式中认为A为常数.
;6. 翼载的计算
;前缘后掠角=后缘前缘角=;带入式中得出
由PROFILI绘制极曲线图可知,NACA23012极曲线图零升迎角为-1.5度,最大升阻比对应7.5度迎角,临界迎角设为20度
当
时,;;
诱导阻力;;式中 根据有限翼展线性化理论计算 ,实验修正后查图可知
,其中
表示攻角为20度时,弹翼压力中心移动量,由查图确定,
表示攻角为0-5度时的 值, 为平均气动弦长, 为
平均气动弦长到顶点距离。
计算得; ;这是我们最终确定的弹翼;三维弹翼数值模拟气动特性;三维弹翼数值模拟气动特性;三维弹翼数值模拟气动特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