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年度飞行器总体设计DT-12设计小组课程项目最终总结.doc

发布:2017-08-31约7.74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飞机总体设计 DT-12飞机设计方案 课程项目总结报告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组 号: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年1月X日 目录 一、方案设计思想 1 二、总体布局 1 三、主要设计参数 1 四、主要性能参数 1 五、参考文献 1 六、小组成员与分工 1 方案设计思想 要做中国的舰载机,我们小组做了一些调查,对中国舰载机做出了一些推测 可能作战区域: 东海,日本周边海域 台湾沿海及钓鱼岛沿线 南海 印度洋至南海石油运输路线 主要执行的任务: 制空作战 对地对海攻击 压制或摧毁敌防空力量 侦查 *伙伴加油 主要的对手: 关岛美军基地的F-22 未来将大规模装备部队的F-35 要想与F-22或F-35抗衡,新一代战斗机要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基本性能要求,要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要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要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 所以我们提出我们的舰载机应该具有以下各种性能 1.拥有优异的机动性(包括低速大迎角及高速下的机动性能) 2.超音速巡航能力 3.隐身能力 具备良好的上舰能力(包括起飞、着陆性能,结构强度,抗腐 蚀) 4.具有较强的载弹能力 5.在可携带外挂油箱下,可实现较远的航程及较长留空时间 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保养维护性,控制单机购买成本,降低单 位飞行小时维修工时 有发展为特种机型的潜力(如电子战飞机) 飞机的参数指标 飞机最大起飞重量:26t-29t 巡航马赫数:1.3Ma 高度14000m 最大飞行速度:2.2Ma 实用升限:17000m 最大外挂载荷:8t 作战半径:1000km 隐身性要求:RCS0.03 舰载起飞:起飞速度 250km/h 1.调查研究中国的舰载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具有什么性能? 2.收集现在有的舰载机资料,以便为后续设计作参考 3.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4.对各个方案进行论证和分析从中选出两个最优方案 X-12A: 双发 后掠梯形翼 V尾 鸭翼 X-12B:双发 前掠翼 V尾 鸭翼 对比两个方案进行再次讨论,选出最优方案 上舰可行性: X-12A 机翼折叠:翼展由13m变为9.5m 起飞性能:起飞时鸭翼处于近距藕合鸭翼,低速大迎角竟能优异,有较强的最大载重 着陆性能:此布局是着陆迎角可以相对较大,可变V尾变为垂尾提供额外的侧向稳定性 X-12B 机翼折叠:前掠翼布局的气动弹性发散,要求机翼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而如果折叠机翼增加的结构重量与提升的气动性能不成比例 起飞着陆性能:X-12B较X-12A操纵面更多,使操纵更为灵活,而且三翼面前掠布局低速性能也同样非常优异 隐身性: X-12A 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等离子体云厚度达到军用厚度后,可将RCS降低20dB,达到0.01㎡左右 可以实现主动隐身,并且可实现对挂载的隐身 同时不必牺牲飞机气动外形,而且可以减少阻力30% 减少了隐身涂料的用量,可以有效减重并大大提高维护性和经济性,尤其在海上高盐环境下的腐蚀带来的维护性下降 局限性:技术相对不成熟,生成等离子体的薄片功率有待进一步降低 折中方案:在对气动布局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对飞机外形做隐身设计,在重点部位如进气道等强散射点加贴等离子体发生器 X-12B 以苏-47作为参考,RCS=0.3m2 现有技术较为成熟,技术风险小 隐身性能70%以上靠外形,尽可能采用大尺寸整体结构以减小接头、接缝或台阶 另外30%靠吸波图层,采用新型吸波材料,可有效避免传统羰基铁涂层与机体发生电偶腐蚀 成本及维护性分析: X-12A 有歼十的基础,我国在鸭翼布局战斗机上的技术储备相对充足,研究成本相对较少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还不成熟,研究困难大,投入资金较多 等离子体隐身使用简便,使用时间长,价格便宜,维护所需工时减少,达到较高的任务出动率 大三角翼有利于大尺寸结构件的制造和安装 X-12B 前掠翼布局使复合材料用量加大 耐腐蚀隐身涂料研制 隐身涂层维护 综上,我们最终选择X-12A作为我们的最终设计 对X-12A进行优化设计 改为翼身融合 加大后缘前掠角 加大尾翼 使用三维矢量推进技术 加装边条 进行主要设计参数和主要性能参数的估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修改三维图 总体布局 三视图 补充: 使用二维S型进气道,增加隐身性 前三点起落架 机身后部装有拦阻钩 主要设计参数 1.展弦比 由计算公式:A =, 设计机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