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物理化学PhysicalChemistryofMetallurgy》chap6熔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熔锍 §1 金属硫化物的热力学 大多数有色金属矿以硫化物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如Cu、Pb、Zn、Co、Ni、Hg、Mo,稀散金属In、Ge、Ga、TI(与铅锌硫化物共存),铂族金属(常与Co、Ni共存)。硫化物多为共生矿、复合矿(地壳在冷却过程中形成)。 硫化物不能用C直接还原,必须根据硫化物矿的物质化学性质及成分来选择冶炼方法。 考虑到硫本身的发热量高,可以解决冶炼过程的能耗,硫化物矿多采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 用硫化精矿生产金属铜是重要的硫化物处理的工业过程。硫化铜矿一般都含有硫化铜和硫化铁,如CuFeS2 (黄铜矿)。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品位越来越低,其精矿甚至只存10%的铜,却高达30%以上的Fe。 如果一次溶炼把金属铜提取出来,必然会有大量的含铜炉渣,造成Cu的损失;为了提高Cu的回收率,采取先富集,再吹炼的工艺。 富集过程是首先使Cu与一部分Fe与其它的脉石分离。富集过程是利用MeS与含SiO2的炉渣不互溶及比重差别的特性而实现。 许多的MeS具有能与FeS形成低熔点的共晶熔体,并在液态时能完全互溶并能溶解一些MeO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使熔体与渣很好的分离,主体金属得到富集,此过程称为造锍。 这种MeS的共熔体在工业上一般称为冰铜(锍),例如冰铜的主体为Cu2S,其余为FeS和其它的MeS,铅冰铜含PbS+Cu2S+Fe2S+MeS,冰镍为Ni3S2·FeS等,统称为锍。 §2金属硫化物氧化的吉布斯自由能图 某些金属对硫和氧的稳定性关系可以从吉布斯自由能图上来判断:越往下,△G越负,生成的化合物越稳定。金属硫化物氧化反应 2MeS+O2=2MeO+S2 是按下两反应求得: 2Me+O2=2MeO △G? (MeO) 2Me+S2=2MeS △G? (MeS) ----------------------------------- 2MeS+O2=2MeO+S2 △G?=△G?(MeO)- △G? (MeS) 生成的S遇到O2立刻被氧化为SO2,用上图可以比较MeS和MeO的稳定性大小,从而预见MeO-MeS之间的平衡关系。 例如,FeS氧化的 比Cu2S氧化的 更负,因此氧化熔炼发生如下反应: Cu2O+FeS=Cu2S+FeO 铁对氧的亲和力大于铜对氧的亲和力,Fe先被氧化,如果氧化熔炼发生如下反应: 2Cu2S+O2=2Cu2O+S2 生成的Cu2O最终按下式反应生成Cu2S Cu2O(l)+FeS(l)=Cu2S(l)+FeO(l) = -146440+19.2T,kJ·kg-1·mol-1 当T=1473k时,K=104.2 Cu2O几乎完全硫化进入冰铜。 如果铜的硫化物原料如(CuFeS2)进行造锍熔炼,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①氧化气氛控制得当; ②有足够的FeS存在; 铜就会以Cu2S的形式全部进入冰铜,这是氧化富集的理论基础。 §3 锍的形成: 造锍过程可以说是几种金属硫化物之间的互溶过程。一种金属的不同价态的硫化物,如Cu2S、CuS、FeS2、FeS,高价硫化物在熔化之前会发生如下的热离解: 黄铜矿 4CuFeS2 Cu2S+4FeS+S2 斑铜矿 2Cu3FeS2 3Cu2S+2FeS+S2 黄铁矿 FeS2 FeS+S2 产出的元素S遇到O2就形成SO2气体。 铁的作用:一部分铁以FeS形式进入锍内,另一部分以FeO与SiO2结合进入炉渣。 在1473~1573k时,发生下述反应: Cu2S+FeS= Cu2S·FeS(熔体) 2FeO+SiO2 = 2FeO.SiO2(熔渣) 这就是造锍熔炼,它使原料中的Cu(以硫化物或氧化物形式)全部以Cu2S形态富集在冰铜中,再利用渣的比重小于锍的比重,实行有效分离。 Co、Ni与此类似,这个过程的产物为锍。 Cu-Fe-S的元素状态图 锍是复杂的硫化物共熔体,其中富集了所提炼的金属和贵金属,例如冰铜中主要是Cu2S和FeS,总量占80-90%。 我们先用上图介绍Cu-Fe-基本成分: 在Cu-S边含80%Cu,20%Cu2S,熔点为1130℃; 在Fe-S边,F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