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试题和答案.docx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试题和答案
一、单选题
1.抢救心跳骤停的首选药物是()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利多卡因
D.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B。肾上腺素可兴奋心脏的α和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是抢救心跳骤停的首选药物。
2.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8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至少140次/分
答案:B。目前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以下哪种情况不是气管插管的适应证()
A.呼吸衰竭
B.心跳骤停
C.误吸可能性小的患者
D.气道梗阻
答案:C。误吸可能性小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气管插管,而呼吸衰竭、心跳骤停、气道梗阻等情况常需要气管插管来保证气道通畅和进行有效通气。
4.中心静脉压的正常范围是()
A.5~12cmH?O
B.15~20cmH?O
C.2~5cmH?O
D.20~25cmH?O
答案:A。中心静脉压反映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正常范围是5~12cmH?O。
5.抢救大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
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立即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
D.立即采取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答案:D。大咯血窒息主要是血块阻塞气道导致,解除呼吸道梗阻是关键,其他措施可在解除梗阻后根据情况进行。
6.下列关于心电监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片应避开伤口、瘢痕等部位
B.导联线避免缠绕、打折
C.每24小时更换电极片一次
D.心电监护仪可替代心电图检查
答案:D。心电监护仪主要用于连续监测心率、心律等情况,不能替代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能更详细准确地记录心脏电活动情况。
7.休克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重点观察()
A.血压
B.心率
C.尿量
D.呼吸
答案:A。血管活性药物主要作用是调节血压,使用时重点观察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
8.急性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乙醇的浓度是()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B。20%~30%乙醇湿化吸氧可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
9.以下哪项不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A.静脉壁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液高凝状态
D.长期卧床
答案:D。长期卧床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而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10.胸外除颤时,电极板放置的位置是()
A.心尖部和胸骨右缘第2肋间
B.心尖部和胸骨左缘第2肋间
C.心底部和胸骨右缘第2肋间
D.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2肋间
答案:A。胸外除颤时,电极板分别置于心尖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和胸骨右缘第2肋间。
11.患者发生抽搐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生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防止坠床
D.观察抽搐的特点
答案:B。抽搐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舌后坠、分泌物堵塞气道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措施,防止窒息。
12.以下哪项不是低血糖的表现()
A.心慌
B.手抖
C.多汗
D.高热
答案:D。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等表现,高热不是低血糖的表现。
13.对于昏迷患者,为防止坠积性肺炎,最有效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翻身、拍背、吸痰
C.头偏向一侧
D.给予抗生素
答案:B。翻身、拍背、吸痰可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痰液积聚引起坠积性肺炎,是最有效的护理措施。
14.机械通气时,潮气量的设置一般为()
A.4~6ml/kg
B.6~8ml/kg
C.8~10ml/kg
D.10~12ml/kg
答案:B。机械通气时,潮气量一般设置为6~8ml/kg。
15.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大脑缺氧耐受的时间约为()
A.1~2分钟
B.4~6分钟
C.8~10分钟
D.10~12分钟
答案:B。心脏骤停后,大脑缺氧耐受时间约为4~6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16.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利多卡因
D.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C。利多卡因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可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17.为防止留置导尿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尿道口清洁
B.定期更换导尿管
C.鼓励患者多饮水
D.集尿袋高于膀胱水平
答案:D。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
18.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化的表现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