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NA : NA : 2 NA 扩大NA倍: 2 : 1 : 2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2mol 1 mol 化学计量数之比: 点燃 2H2 + O2 2H2O 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 物质的量之比(n1/n2=N1/N2) 相同条件下 气体体积比: 2体积 : 1体积 : 2体积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例: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1) 6.5gZn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3)生成H2 的体积(标况) 练习1:向含73g HCl的盐酸溶液中投入足量的CaCO3,试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练习2:1.15g 金属钠与水反应,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升?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有色金属,重金属,轻金属的概念 *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古代炼铁 铜 线 马踏飞燕 讨论:你能根据常见金属的用途说出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 外观 颜色 导电性 延展性 导热性 状态 有光泽 不透明 除金,铜等少数具有特殊颜色外,其余为银白色 有良好导电性 延展 性好 有较好导热性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① ② ③ ④ ①和某些盐溶液反应 2Al+3CuSO4=Al2(SO4 )3+3Cu ②和氧气反应 ④和某些盐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③和酸反应 Mg+2HCl=MgCl2+H2↑ 金属化学共性: 金属原子结构特点: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电子) 2.请画出 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三种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较少,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电子,从而表现了较强的还原性。 返回 了解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十位顺序: O、Si、Al、Fe、Ca Na、K、Mg、H、Ti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金属第一位 金属第四位 金属第二位 金矿石 实验3-1 从煤油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从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金属钠的哪些化学性质? 现象: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注意事项:凡是接触钠的用具都必须是干燥的。取用钠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瓶,残余的钠的碎屑不能随意丢弃。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密度 硬度 导热性 导电性 固体 比煤油大ρ=0.97g/cm3 比水小 较软(可用刀切开) 良好 (金属的通性)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良好 (金属的通性) 返回 Before After 返回 现象: 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很快地变暗。 原因: 4Na + O2 = 2Na2O 结论: ★化学性质很活泼 ,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和水)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1 0 0 -2 (常温下,白色) 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______火焰,生成________固体 特殊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 +1 -1 (2)加热后反应 黄色 淡黄色 2Na+O2===Na2O2(淡黄色) △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常温下 4Na + O2 == 2Na2 O (白色) 加热下 失去2×e- 得到2×e- 失去4×e- 得到2×2e- 注意: 条件不一样,产物不同 2Na +O2 == Na2O2 (淡黄色) 0 0 +1 -2 0 0 +1 -1 银白色金属钠 (Na) 表面变暗 (生成Na2O)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NaOH) 表面变成溶液 (NaOH潮解) 白色粉末状物质 (生成Na2CO3) 白色块状物 (生成Na2CO3·10H2O) O2 风化 CO2 H2O H2O 思考:Na长时间暴露空气,最后生成什么物质? ① ⑤ ④ ③ ② 科学探究: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构有薄膜的Al2O3的熔点(2050℃)高于Al(660 ℃ ),没有熔化,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