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设置和服务规范》DB31T 1559-2025.docx
ICS03.080.99
31上海市
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559—2025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设置和服务规范
Establishmentandservicespecificationforrehabilitationserviceinstitutionsforchildrenwithautism
2025-03-26发布2025-07-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1/T1559—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1
4.1儿童优先 2
4.2康复发展 2
4.3科学规范 2
4.4家庭参与 2
4.5社会融合 2
5机构设置 2
5.1基本条件 2
5.2场地 2
6机构管理 3
6.1组织架构 3
6.2体系建设与实施 3
7人员要求 3
7.1人员资质 3
7.2职业伦理 4
7.3继续教育 4
8服务内容 4
8.1全年龄段康复服务 4
8.2家庭康复指导 5
8.3学校教育支持 6
8.4医疗资源链接 6
8.5社会康复融合 6
9服务流程 6
9.1初始评估 6
9.2制定康复计划 7
9.3康复干预 7
9.4再评估 7
9.5转介 7
10评估与改进 7
10.1评估指标 7
10.2评估方式 8
10.3持续改进 8
参考文献 9
II
DB31/T1559—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民政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东方社会工作事务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静、范斌、杨慧玲、徐芳、方琦、姜学勤、杨芬、吴宏、马宁、程文红、陈静、刘中正、刘春玲、彭岩岩、沈敏、童雪红、赵阳、郎思成、苏佩怡、李晓奕、黄宝仪、沈舟洋。
DB31/T1559—2025
1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设置和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建设的总体要求、机构设置、机构管理、人员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评估与改进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设置与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孤独症autism
起病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期,症状通常在生命的第二年被识别出来。核心特征表现为持续性的社交沟通障碍以及限制性、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具体特征表现为语言交流存在困难及异常、感知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受损、兴趣高度受限与固定等,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
3.2
孤独症儿童childrenwithautism
经执业范围内具有孤独症诊断资质以及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患有孤独症(3.1),且年龄在0岁~18岁的自然人。
注: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保健科,精神专科医院儿科、儿童心理科,康复专科医院儿科和精神科,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等。
3.3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rehabilitationserviceinstitutionforchildrenwithautism
面向孤独症儿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