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药行业竞争情报及分析(20111026-20111101)..doc

发布:2017-01-18约1.38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本期要目 快速进入 点击页码 ? 行业事件分析 3 【外资参与基本药物招标“防中有攻”】 3 竞争环境 4 政策环境 4 【扩充版基本药物目录箭在弦上】 4 【药监局在药品专利保护上厘清边界】 5 【中国将建立疫苗质量检验体系】 5 科技环境 6 【英国开发出一种广谱疟疾疫苗】 6 国际环境 6 【制药公司多策略开发印度医药市场】 6 竞争对手 7 药品制造 7 【RDPAC倡议制药企业积极推行“绿色战略”】 7 【中国抗肿瘤药市场有望迎来高增长】 8 【上海医药在基本药物招标中表现不佳】 8 【力生制药将成为天津医药集团整合平台】 9 【科伦药业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超五成】 9 【广药集团与澳大利亚展开多方面合作】 10 药品销售 10 【外资或发起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第二波并购潮】 10 行业数据 11 统计数据 11 【卫生部: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约1/4】 11 【全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同比下行】 11 【2011上半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前十大品种排序】 12 【2011年1-8月中国对东盟中药出口重点商品统计】 12 行业事件分析 【外资参与基本药物招标“防中有攻”】   对外资药企来说,2011年全国基本药物招标的主战场就在上海。从招标结果来看,“战果”较为乐观。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上海基药招标的中标目录中合资、外资药至少有60多个品种、150多个品规,涉及的厂家有辉瑞、拜耳、施贵宝、默沙东等近30家制药外企,彻底打破了此前“全军覆没”的预测。不过,外资企业并没感到胜利的喜悦。有外资企业的招标负责人表示,降价投标只是为了守住上海这个全国最重要的市场。“此次中标的品种平均降价大于10%,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往招标价格就降一到两个百分点。”该负责人表示,此次上海的基本药物招标也包括了目录内在二三级医院使用通用名产品。因此许多产品虽然中标,仍然只能在二三级医院使用,而不是在社区医院使用。但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媒介总监左玉增表示,除了上海和江苏,所有完成基药招标的省份中,RDPAC成员企业列入国家307个基本药物目录里的品种,基本上都未被允许参加基本药物的招标。   不过,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外企在上海“扎堆”中标,对于各方扩大市场份额没有实质性的提升。“这不是进攻策略,只是为了防御。其实部分药物单从毛利上算是接近亏损的,之所以最后选择投标,是考虑到销量规模大,一定程度上摊薄了生产成本。”由于强调质量、安全和研发成本,多数外企药品与国内的仿制药保持距离,基本药物市场也并非“必争之地”。然而,随着“唯低价是取”风潮的进一步蔓延,今年全国各地的价格再创新低。在部分省份,招标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如投标价格必须低于企业在其他省份和其他年份的中标价格。RDPAC医药市场发展事务副总监娄渝表示,“以成本定价的原则,就是原料成本加上一点点的加工利润,但这还没考虑到环境成本等,我们也想做,但是做不到。” 令外资药企担心的是,非基药招标也逐步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比如今年福建省非基药招标,就因坚持价格导向而备受争议。辉瑞中国总裁吴晓滨认为,“由于竞价的规则,很多地方已违反了医药作为特殊商品的规律,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国家的医药工业发展根本无从谈起。”不过,最近的一个情况让外资企业看到了一线希望。原本严格执行“低价模式”的安徽、山东等地,已经在考虑调整基层机构用药,即使用部分非基本药物来满足病人需求。或许,基层医疗机构还会给外资药企留下一块“蛋糕”。 安邦研究员表示,随着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的“深入”,外资药企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态度可以作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效的侧面反映。 基本药物施行之初,利好观点、预测可谓铺天盖地,对此,中外制药企业都表现出了兴趣,而对于外资药企来说,想要尝试基本药物市场,要“麻烦”一些,而在外资药企获得了准入资格之后,似乎发现市场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 可以说,目前的基本药物制度,很好的“继承”了之前药品招标的“唯低价是取”的特点,而在价格方面,外资药企再怎么放低身价也不能拼得过本土药企,因此,在这种纯粹的价格比拼中,外资显然不具有优势,但是,外资对于基本药物市场又不能轻易放弃,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下的基本药物制度,外资已经全面进入防御阶段,但是这种防御,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攻击性。(ABCG) 返回目录 竞争环境 政策环境 ——把握国家、地方政策形势变化 【扩充版基本药物目录箭在弦上】   近日,国家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卫生部将依据《国家基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