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社区健康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 目录 一、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二、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三、糖尿病健康管理现状 四、督导考核 一、糖尿病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一)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原则 目的:建立完善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 通过筛查, 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 为糖尿病患者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 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指导。 (二)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动员 加强社区动员,告知服务内容和意义,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2、筛查 鼓励首诊测血糖、确诊 3、随访 上门随访 医生负责,入户与门诊服务相结合。 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4、记录 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5、归档 《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健康体检表》 按居民健康档案要求交由专责人员整理归档。 6、利用 定期整理分析 反馈:向上级部门报告重点问题与重要发现 及时向社区居民与管理对象反馈管理情况,争 取社区居民与管理对象的配合。 调整: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与管理策略。 二、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服务对象 常住居民 35岁及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 (二)糖尿病筛查和行为干预 1、首诊测血糖: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每年第一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进行血糖筛查,做好记录。 2、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行为干预,督促其自我保健。 (1)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 ① 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② 现在吸烟者; ③ 空腹血糖水平为6.1 ≤ FBG7.0mmol/L; ④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 ≤ TC6.2mmol/L; ⑤ 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 85cm 参考《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 (2)分类处理:(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 11.1mmol/L 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分类处理:(糖代谢状态) 空腹血糖受损6.1 ~ 7.0mmol/L(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耐量减低 <7.0mmol/L(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 11.1mmol/L 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生活方式指导和行为干预 督促其进行自我保健管理 3、登记 门诊日志:首诊测血糖登记栏目 首诊血糖异常者:登记筛查本 随访血糖异常者:确诊登记本 糖尿病病人:管理登记本 (三)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 1、建立健康档案 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建档表单包括: 封面、 个人基本信息表、 健康体检表、 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 2、随访干预 将糖尿病患者纳入规范管理 建立随访登记表,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监测血糖和血压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增加随访次数 填写《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四)糖尿病患者随访干预管理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如出现: 血糖> 16.7mmol/L或血糖< 3.9mmol/L; 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 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骤降、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 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 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