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2月作文训练 第一次作文范文.ppt

发布:2017-05-20约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思辨”,就是思考辨析。事件本身是很复杂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秉承不同的价值观,对事件的判断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这则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对事件进行价值认定:你认为他做的对不对?然后阐述观点与原因。 而对于“对不对”的回答,往往也不是一概而论,即不能简单地认定是对或者是错,而是应该“具体分析”,深入到事件本身。 *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小聂”的角度: ①“不支付赡养费”不尽孝道; ②知错能改,遵守法律; (2)“聂老汉”的角度:懂得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3)“法院”的角度: ①法律大于天,法律是人们权益(维护孝道)的保障; ②法律缘于人情,尽孝是否一定要诉诸法律; ③法律是否真的能成为维护孝道的利器?孝道是否一定要靠法律维持; (4)“社会”的角度: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 。 (二)立意角度 优秀作文(6篇) 1.坚守孝,方为善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6.法律难承亲情 中等作文(5篇) 1.亲情不应被遗忘 2.莫让强制执行而伤了亲情 3.百善“孝”为先 4.解开孝之枷锁 5.遵纪守法,人人有责 低分作文(5篇) 1.?退一步海阔天空 2.人无信,无以立 3.信用 4.老年得子,一败涂地 5.责任,铭记于心 坚守孝,方为善(60分) 1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材料中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 2围绕“孝顺”展开论述。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 3再从“义务”切入,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 4反面入笔,小聂不孝顺父母有何危害?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敢让人相信他能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讲信用?当一个连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履行时,只能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正当告诫。 5呼应他说,辨证分析,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诚然如此,但法律姑息一个小聂,还会有千千万万个 “小聂”的出现。因此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6解决问题的办法。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 7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 1.坚守孝,方为善(60分) 1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