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doc

发布:2016-12-27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1.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的光能利用能力 由图示看出,阴生植物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均小于阳生植物,即b<b′,c<c′。因此当图中光照大于c点所对应的强度时提高光照强度对阳生植物更有利。 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曲线分析: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由弱到强依次是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 应用:根据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光合作用速率不同,适时、适量地提供水肥及其他环境条件,以使植物茁壮成长。 3.自身叶面积指数、叶片生长状况对光能利用能力 曲线乙分析:随幼叶发育为壮叶,叶面积增大,叶绿体不断增多,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老叶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随之下降。 由甲图知,无论是栽培农作物,还是植树、养花,种植的密度都应当合理。由乙图知,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及茎叶,降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外部因素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照强度: ①原理: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及[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 ②曲线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右图)。其中A代表呼吸速率,B为光补偿点,C为光饱和点; O-B:光合呼吸,B点之后光合呼吸;O-C:限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因素是光强, C点之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可能是温度、CO2浓度(外因),色素含量或叶绿体数目(内因)。 C点时总光合速率等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 6。 ③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a.在光下欲使植物生长,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光补偿点B; b.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因此种植阴生植物应避免过强光照; c.可以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比如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的移动规律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提高CO2浓度 左移 右移 降低CO2浓度 右移 左移 土壤缺Mg2+ 右移 左移 (2)光照时间: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注意: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不能提高光合速率。 光的波长)光质):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2.温度 (1)原理: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速率,主要制约暗反应。 (2)曲线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过高时会降低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温度过高水分丢失,还会影响叶片气孔开度,影响CO2供应(如右图) 。 (3)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植物光合作用在最适温度时效率最高,温度过低、过高均不利于植物生长。生产上白天适当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 (1)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生成。 (2)曲线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如上图)。 ①大气CO2浓度过低时(OA段)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②A′代表CO2补偿点,B′和B都代表CO2饱和点。 (3)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产上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CO2,提高温室CO2浓度;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等。 4.必需矿质元素 曲线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5.水分 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另外,缺水时使气孔关闭,影响CO2进入植物体,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所以水对光合作用影响很大。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三)外部因素:多因子 1.曲线分析 在达到最大值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示的其他因子。 2.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突破点3 密闭环境中一昼夜CO2、O2含量变化过程分析 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典型曲线上各点的分析: 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CO2的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如图1所示。 曲线的各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