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坐标计算(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高程控制测量全站仪).ppt

发布:2017-03-23约1.08万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控制测量 内容提要: §7.1 概 述 §7.2 导 线 测 量 §7.3 小三角 测 量 §7.4 交会定点 §7.5 高程控制测量 §7.6 全站仪 7.1 概 述 1、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和高程控制网(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控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2、有关名词 ?控制点(control point) :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控制网(control network):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小区域控制网(control network):小于10 KM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分类 ?按内容分: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 ?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 国家控制网 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 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leveling network)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小区域(10km2以内)控制测量 小区域平面控制: 国家城市控制点——首级控制——图根控制。 小区域高程控制: 国家或城市水准点——三、四等水准——图根点高程。 7.2 导 线 (traverse) 测量 7.2.1 导线的布网形式 一、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traverse point)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路、铁路和水利) 、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二、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closed traverse)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2.附合导线(connecting traverse)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7.2.2 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转折角(左角、右角)、 连接角 3、量(水平)边长 4、测定方向 7.2.3 导线的内业计算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1、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2)坐标正算公式 已知A点的坐标,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求B点的坐标。先计算坐标增量。见图有: (3)坐标反算公式 已知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2)计算: (3)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2、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3、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例题:附合导线的计算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7.3 小三角测量 小三角测量,是指在小范围内布设边长较短的三角网的测量。 它是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方法之一。在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及测量1~2条必要的边长之后,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和起始点的坐标,即可求出所有三角点的坐标。 小三角测量的特点:主作要是测角工作,而测距工极少,甚至可以没有。它适用于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平面控制。 7.3.1 小三角网的形式 7.3.2 小三角测量的外业 1、选点 (1)三角形应接近等边三角形,困难地区内角也不应大于120°或小于30°; (2)三角形的边长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3)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和加密的地方,选在便于观测和便于保存点位的地方,相邻点间应通视良好; (4)基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