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长期投资决策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上例资料, 要求计算甲、乙方案净现值, 比较方案优劣。 甲方案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 按年金法折算现值: 320 320 320 320 320 0 1 2 3 4 5 1000 NPV=320×PVIFA(10%,5)-1000 =320×3.791-1000 =1213.12-1000=213.12(万元) * * 乙方案现金流量不等 380 356 332 308 784 0 1 2 3 4 5 1500 NPV=[380×PVIF(10%,1)+356×PVIF(10%,2)+332×PVIF(10%,3)+308×PVIF(10%,4)+784×PVIF(10%,5)]-1500 =1586.04-1500=86.04(万元) 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两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故两方案都可行,但因甲方案净现值更大,故应采用甲方案。 * * 净现值的评价: 优点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考虑了风险因素 缺点 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 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缺乏可比性 企业的贴现率不容易制定 * * 内含报酬率又称内部收益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上式成立的 i为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揭示了投资方案本身的实际报酬率水平。 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 内含报酬率 * * 内含报酬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年金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含报酬率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来确定。 逐步测试法: 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等的非年金形式。 决策原则: IRR必要报酬率,方案可行; IRR必要报酬率,方案不可行; 多个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 * 例: 要求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比较方案优劣。 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如下: (1) 甲方案NCF相等,可采用年金方法计算: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第五期与3.125相邻近的年金现值系数18%一20%之间,现用插值法计算如下 * * 贴现率 年金现值系数 18 % 3.127 x -18% 0.002 x 2 % 3.125 0.136 20 % 2.991 (X-18%)/2%=0.002/0.136 X=18%+2%× 0.002/0.136=18.03% * * (2)乙方案NCF不等,因而,必须逐次测算I 先按10%贴现率测算,NPV=86.04(万元) 再按11%贴现率测算,NPV=42.1(万元) 按12%贴现率测算,NPV=-0.13(万元) * * (X-11%)/ 1%=42.1/ 42.23 X=11%+1%×42.1/42.23≈11.997% 计算结果表明,甲方案内含报酬率较高,故甲方案的效益比乙方案好。 贴现率 净现值 11 % 42.1 x -11% 42.1 x 12% -1 0 42.23 12 % -0.13 * * 指标间比较 贴现指标的相同点 都考虑了资金时间的价值; 都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全部的现金流量,这和回收期不一样; 在评价方案可行与否的时候,结论一致。(净现值≥0;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或资金成本率) * * 贴现指标的不同点 净现值: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效益,适应于互斥项目的优选; 现值指数与内含报酬率:反映投资的效率,适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