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docx

发布:2016-12-27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1节 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优越: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疆域辽阔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多,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跨度大,当东部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经度因素);南北跨度大,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纬度因素)。我国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壤。南接缅甸、老挝、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群岛国家—千岛之国)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岛、崇明岛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我国最北的乡――北极乡,我国最南的城市――三沙市 。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的划分(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3)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特殊省份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⑦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2节 众多的人口1、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为13.41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不均。 2、计划生育人口特点和基本国策: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人口观: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3、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千米。(人口最多—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胡焕庸线)为界,东部多(密集),西部少(稀疏)。造成原因:地形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东部是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西部是非季风区,气候干燥。农业工商业,东部发达,西部落后。交通运输,东部发达,西部落后。城镇分布,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历史原因,东部开发历史悠久,西部开发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第3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5%。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和藏族共 9 个。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 。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傣族——泼水节、孔雀舞;朝鲜族——长鼓舞、荡秋千、跷跷板;蒙古族——摔跤、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节);彝族——火把节;藏族——集体舞;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各民族分布——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我国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云南省) 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节 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海洋的湿润气候深入内陆,带来降水;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2、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下图中的123和ABCD分别是第一、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33%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高原、山地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