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第3章:压铸件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1 壁的厚度、连接形式及连接处的圆角 3.2.1 壁的厚度、连接形式及连接处的圆角 3.2.2 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又称铸造斜度。为了便于压铸件从压铸模中脱出及防止划伤铸件表面,铸件上所有与模具运动方向(即脱模方向)平行的孔壁和外壁均需具有脱模斜度。最好在设计压铸件时就在结构上留有斜度。若压铸件设计时未考虑脱模斜度,则由压铸工艺来考虑。 脱模斜度一般不计入公差范围内,其大小根据合金性质、脱模深度、形状复杂程度以及壁厚而定。一般高熔点合金压铸件的脱模斜度大于低熔点合金压铸件;脱模深度浅的大于深的;形状复杂的大于形状简单的;厚壁的大于薄壁的;内孔的大于外壁的。一般在满足压铸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脱模斜度应尽可能取大值。表3.13为最小脱模斜度值。 3.2.2 脱模斜度 3.2.3 压铸孔和槽 3.2.3 压铸孔和槽 3.2.3 压铸孔和槽 3.2.4 肋 3.2.5 压铸齿与螺纹 3.2.5 压铸齿与螺纹 3.2.5 压铸齿与螺纹 3.2.6 嵌件 压铸件内镶入金属或非金属制件,与压铸件形成牢固不可分开的整体,此镶入的制件称为嵌件。压铸件内镶入嵌件的目的是使压铸件的某一部位能够具有特殊的性能,如强度、硬度、耐蚀性、耐磨性、导磁性、导电性、绝缘性等,或代替部分装配工序,或者将复杂件转化为简单件。 设计有嵌件的压铸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嵌件与压铸件应牢固连接。为防止嵌件受力时在压铸件内移动、旋转或拔出,在嵌件镶入压铸件的部分,其表面上设计成适当的凹凸状,最常采用的有滚花、滚纹、切槽、铣扁等方法。 (2) 嵌件放入模具内时与模具应有可靠的定位和合理的公差配合。 (3) 嵌件周围的金属层厚度不能过薄,以提高铸件对嵌件的包紧力及防止金属层产生裂纹。金属层厚度可按嵌件直径选取,包住嵌件的金属层最小厚度见表3.19。 (4) 嵌件镶入铸件的部分不应有尖角,以免压铸件在尖角处开裂。 (5) 嵌件与压铸件基体之间不应产生电化学腐蚀,必要时嵌件外表面可加镀层。 (6) 有嵌件的压铸件应避免热处理,以免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体积变化,导致嵌件在压铸件内松动。 3.2.6 嵌件 3.2.7 凸纹、凸台、文字与图案 压铸件上可以压铸出凸纹、凸台、文字和图案。它们最好是凸体,以便模具加工。文字大小一般不小于GB 4457.3—84规定的5号字,文字凸出高度大于0.3 mm,一般取0.5 mm。线条最小宽度为凸出高度的1.5倍,常取0.8 mm。线条最小间距大于0.3 mm,脱模斜度为10°~15°。线端应避免尖角,图案应尽量简单。 3.3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3.3.1 简化模具结构、延长模具寿命 3.3.2 有利于脱模与抽芯 3.3.3 防止压铸件变形 3.3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设计压铸件时除了结构、形状等方面有一定要求外,还应使铸件适应压铸工艺性。 3.3.1 简化模具结构、延长模具寿命 3.3.1 简化模具结构、延长模具寿命 3.3.1 简化模具结构、延长模具寿命 3.3.1 简化模具结构、延长模具寿命 3.3.2 有利于脱模与抽芯 3.3.2 有利于脱模与抽芯 3.3.3 防止压铸件变形 压铸件形状结构设计不当,收缩时会产生变形或出现裂纹。解决的方法除设加强肋外也可采用改变铸件结构的方法。图3.15(a)中压铸件断面厚薄不匀,容易产生翘曲变形。改成均匀壁厚可避免,如图3.15(b)所示。图3.16(a)中板状零件收缩时容易产生翘曲变形,如图3.16(b)所示改为有凹腔,避免或减少翘曲变形。箱形薄壁件收缩变形如图3.17(a)所示,采用加肋的方法来避免变形,如图3.17(b)所示。 3.3.3 防止压铸件变形 3.3.3 防止压铸件变形 3.3.3 防止压铸件变形 思 考 题 (1) 铸件设计应该满足哪几方面要求?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2) 铸件的尺寸精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3) 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是指什么? Q A?Thanks! /webnew/ /webnew/ 第3章 压铸件设计 (时间:2次课,4学时) 第3章 压铸件设计 压铸件设计是压铸生产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设计压铸件除要满足使用要求外,同时应该满足成型工艺要求并且尽量做到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第3章 压铸件设计 3.1 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 3.2 压铸件基本结构单元设计 3.3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3.1 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 3.1.1 压铸件的尺寸精度 3.1.2
显示全部